本书围绕图书馆传播理论与实践这个主题从传播的概念、图书馆传播、国际上对图书馆传播的重视、图书馆的传播者和受众、图书馆的传播渠道、图书馆的传播内容和规律、图书馆传播效果评估以及未来图书馆的传播方面详细论述了图书馆传播的重要意义。
本书分为特色资源元数据设计指南、特色资源元数据设计案例、特色资源元数据规范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内容从理论研究指导、项目实践剖析到著录案例图解,结合应用者的实践需求,将元数据的“虚”和文献资料的“实”巧妙结合在一起,还原实物的特点。
申报馆剪报工作,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持续到1949年5月末,前后近20年。申报馆剪报资料依托当时较具影响力的报纸,主要剪取《申报》《新闻报》《大公报》《中央日报》《时事新报》等数十种民国重要报纸的专题资讯,加以剪贴归类,装订成册,总量达13000册之巨,内容涵盖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为迄今规模的剪报
口头评述和模拟主持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面试中的两大难点。《口头评述模拟主持(第三版)》详细讲解了口头评述和模拟主持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思路。每章分为示例分析、练习提示、训练题库三个部分,内容涉及时政、经济、法律、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等社会的方方面面。《口头评述模拟主持(第三版)》一大亮点是图片口头评述,分为新闻图片
本书基于北京地区博物馆的实地调研数据,梳理了北京地区博物馆展陈设计模式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影响北京地区博物馆展陈设计现状的主要因素;研究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的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社会教育与文化影响力;解读了北京地区博物馆空间及展陈设计的对象、语言、特征、方法等要素;试图通过与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馆长对话,探究北京地区博
本书是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该书对2022至2023年我国传媒融合创新实践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梳理,剖析了目前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的问题,并预测了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库服务。全书分为总报告、内容融合创新篇、渠道融合创新案例、产品融合创新
本书共八章,内容包括:绪论,公共数字文化工程服务模式及现状分析,“互联网+”环境下国外公益性文化机构及项目的服务实践,国内“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探索,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参与情况及需求等。
本书作者将自己多年的文艺作品演播实践与教学经验相结合,进行了深入实践思考与理论探讨,耗费巨大时间精力完成此书。 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编为“基础篇”,讲解文艺作品演播的基础要素,包括:文艺作品演播表达的语音、咬字、用气、用声特点与技巧,以及文艺作品演播的体验技巧和体现技巧等;下编为“文体篇”,讲解不同文艺形式及语体
本书采取田野调查方式,聆听几代乌兰牧骑人的口述,从乌兰牧骑产生、本体、文化功能、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与内蒙古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时代创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一专多能”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乌兰牧骑进行多方位分析与阐述。
本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采用案例式讲解了Excel2010应用的相关知识,基本上每一章均以情景导入、课堂案例讲解、上机综合实训、疑难解析及习题的结构进行讲述。全书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练习,着重于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并将职业场景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提前进入工作的角色中。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商贸会计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