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法律理论的前提是法官在现代法律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往往忽视了立法者的作用。本书则从立法者的视角出发,认为立法是一种理性创造,试图建立起立法法理学,探究实践理性在立法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作者通过分析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霍布斯、哈贝马斯等从古至今众多思想家的法哲学思考,在学理上阐明了法律从何而来立法者应该如何立法等重
本书以残障人实现司法正义为载体来研究人权的人性能力与正义理论。阐释了残障人实现司法正义的人权内涵和社会价值;运用法律社会学方法分析了残障人平等获得司法保护面临的独特挑战。本研究指出,现有国际人权标准和国内法律规范要求国家积极履行义务,确保残障人平等获得司法保护,已有一些成效,但还不足够。本书由此借鉴政治哲学与伦理学研究
本书从国家干预视角探讨碳金融市场的法制建设问题。国家对于碳金融市场的微观规制是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内部即构成要素方面加以干预,主要涉及管理体制、总量控制制度、配额管理、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履约机制、价格干预机制和配额收入的分配机制。国家对于碳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从战略高度把握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宏观性问题,主
本书将PCT体系的法律文件翻译并汇编成册,内容包括《专利合作条约》《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专利合作条约行政规程》《PCT受理局指南》《PCT国际检索和初步审查指南》,可为读者进行PCT申请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引言、主体内容(第一篇至第三篇)、结论。引言部分介绍了本书的主题、框架和研究方法。主体内容按照刑事责任分析架构分为三篇:犯罪行为(CriminalConduct)、正当事由(Justification)和免责事由(Excuse)。这三篇中,本书详细阐述了《模范刑法典》第1.02条中提到的刑事责任的
本书是研究财税法中反避税制度的专业性学术著作,新时代财税体制改革和财税法治建设的发展迫切需要财税法律理论的推陈出新,而本书即是从基础理论上对妥善解决反避税问题做出的积极回应。八十年代早期,我国法学学界开始关注反避税,是以外资企业的反避税为开始的。当时有学者界定外企企业避税,亦称涉外避税。这时期受到讨论的涉外避税的方法主
本书以我国行政协议制度现状为引入,基于不统一现象和统一的重要意义展开研究,分析了行政协议制度中公私法二元区分的特点及缺点,根源在于传统公私法区隔视角下的理论误区、沿袭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的认知局限及偏重行政机关单方赋权的体制机制障碍等。本书提出行政协议应“去中心化”及公私法并重,需要为行政协议制度做统一立法,以及构建“行
战争法是国际法最古老的分支。本书研究了战争法在古希腊、罗马、中世纪、近现代、“漫长的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这五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战争法的主要推动力如何从权力博弈逐渐扩展到人道精神,加深了对战争法发展规律和影响因素的理解。全书共分五章:第一章“希腊罗马世界的宗教与战争”分析希腊罗马世界的战争观念以及基督教对战
本书由六部分组成,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十一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修正草案)》的说明(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2024年4月23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所作的说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宪法和
本书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职业核心课程系列教材之一。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的总体安排,《刑事诉讼法学》教材编写组决定对教材再次进行系统修订。全书共分为18章,内容实践性较强,并依照《刑事诉讼法》相关内容及刑事诉讼程序安排章节,且每章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