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的发展状况进行历史性考察的结果。马克思以历史的宏大眼光概括了人类发展的形态特征,展示出人的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对现代社会的辩证态度,这对于理解现代社会和人的自由之间的关系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结合现代社会所发展出的丰富现实材料,对马克思人的发展形态理论进行了全景展示,不仅扩展了马克思在现代社会“在
本书稿为论文集,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建设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设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体系的构建、“两个结合”与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文艺价值观与新时代中国文艺创作和文艺评论实践、文明互鉴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德国思想家卡尔·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1867—1894年分为三卷出版。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恩格斯1851年9月至1852年7月的摘录和笔记》一书以德文原文出版,作者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原书名称为《MARX/ENGELS:ExzerpteundNotizen,September1851bisJuli1852》,原书是于1991年出版,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第四部分的第十卷。《马克思
毛泽东和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邓小平又是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奋斗了几十年,开创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许多摄影家为这些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一个又一个历
本书稿是《湖南红色基因文库》中的一种。书稿通过记述毛泽东与53位湘籍开国将帅结识相交、共赴革命、生死与共的交往故事,展示一代伟人毛泽东与部分湘籍开国将帅的光辉风采和人格魅力,展现他们在熊熊战火中锤炼出的伟大革命情谊和革命品质。生动反映毛泽东带领湘籍开国将帅进行革命斗争的历程,突出展现了毛泽东带领湘籍开国将帅打响的重大战
本书着重分析了列宁思想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过程、特点和影响;列宁主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总结提炼出正确认识列宁主义,要着眼于解决中国问题,在继承和超越中推进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反本开新的基本经验和当代启示。本书以中国问题为导向,用史论结合的方法,研究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世界传播通考”丛书的一种。《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在1875年5月为反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而写的对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哥达会议上提出的党的纲领草案的批评意见。马克思在文中严厉批判拉萨尔的“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谬论,指出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必须先作出各项社会扣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世界传播通考》系列的一部。本书主要由总序、导言、《剩余价值理论》原版通释、《剩余价值理论》俄文版萨利坦节译本考释、考证、影响、结语、后记等几部分构成,旨在考证《剩余价值理论》俄文版萨利坦节译本在世界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作用,目前国内外的考证研究有哪些成果和不足,考证研究的意义以及思路方法等,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