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藏书文化源远流长、浩瀚丰厚,既有官方传统,也有民间递传。本书不欲从全面宏观的角度对此进行研究介绍,而是聚焦其中连绵不绝的民间藏书文化,以书楼、书事、书家三章为结构,选取藏书历史中较有代表性的藏书楼、藏书家,深入他们的藏书轶事、书香传奇,在历史与现实的绵密交织中,让读者进入中华书香文化的世界,进而探索中华文化斯文不绝
孙赫男是一位多次荣获国际大奖的出版教育专家和出版研究学者。作为最早一批赴英留学的出版人,她在大学、数字出版企业、国际出版机构都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培养了数百名硕士生,做过上百场行业培训,让数字出版的理念惠及数以千计的出版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她密切跟踪了国际出版业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的全过程,并且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总结,以
本书结合新闻传播学科的新发展态势,探讨撰写专业学术论文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以及如何在此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科研能力和掌握学术论文写作规范。在概论部分,分析了学与术的关系、学术论文的特点、分类与写作步骤。在选题环节,提出完整的选题应当包含四个要素:研究对象、研究视角、研究问题和初步的研究方法设想。其中,研究对象是显在的必选
这是辛德勇教授的"学人书影"系列第三部。从事文史研究的学人,不能缺少版本目录学这把钥匙。辛德勇教授从自己的藏书中,选编出一册清代子部书籍的书影,并对每一部书的版本情况作了简要说明。这些旧刻本古籍,与辛德勇教授的读书与研究密不可分。编选出版此系列书影,既是与
作者从自身的习武经历出发,再结合各种史料、笔记的记载,有感而发,写下这本轻松的习武随笔集。其特色,是有趣,好读。作者尝试用轻松的笔记体,纵横古今,尝试梳理普罗大众对武学的偏见。比如解释易筋经、啸、打坐、梨花枪、袈裟斩、十步一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一部分,梳理了历史脉络,有自己切身的习武体会,也有详细的考证。可以归类为内
中国人食蟹的历史十分悠久。传说巴解第一个吃螃蟹,从此中国人一发不可收拾而延续至今,几千年下来,积淀为散发着膏黄芬芳和火焰赤红的蟹文化。每当秋风起,人们自觉不自觉就会想起河蟹、黄酒和菊花。中华蟹文化又以江南为盛,江南又以上海为最。据20世纪50年代,上海水产学院陈子英教授等的调查,上海崇明河口也是长江品系河蟹的孵化场,用
本书是关于2021年度中国科学传播发展状况的研究报告,对中国报纸、期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电影、展览、科普活动、科学教育等方面科学传播情况及科学传播政策与科学传播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和评价,并对中国科学传播事业发展提出若干建议。本书是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研究中心第二次编撰的关于中国科学传播的年度报告,内容丰富、观
本书主要介绍基于AI的虚拟主播的起源、现状、发展、未来,以及虚拟主播的技术理论与实现路径。全书分4篇,共9章,内容包括虚拟人、虚拟主播、AI与虚拟人、相关技术介绍、3D模型制作、语音合成、多模态融合、虚拟主播的动作实现和虚拟主播的未来展望。其中还涉及DazStudio、Maya、PremierePro等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书从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中国学术史、文献传播、知识管理等新的视角对中国近现代以前目录学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重要人物、重要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考证。全书围绕从公元前8世纪到1949年目录学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进行阐述。
本书采用“例证”,即碳素材料(如碳纳米管等)在肿瘤中的应用或支气管疾病的预防,遵循同一主线编排,即学习目的与要求-检索工具及检索方法-思考题,不仅能让学生领略科技信息检索的要义,而且能让学生掌握科技信息检索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