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中国职业技术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谈高校扩招后职业技术院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第三部分讲与”2035年远景目标”相匹配职业技术院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主要包括职业技术院校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图书馆智慧服务需求与创新。第四部分为职业技术教育图书馆颗粒化资源的开发与服务,主要包括图书馆
本书共分为八章,主要涵盖记者的职业要求、实用采访的基本要求、新闻采写特点、采访策划、采访方式与技巧、语言采访、现场报道采访和新闻采访的拍摄与后期制作等内容。每一章都提供了相关的思考题,以便读者进行学习总结和思考。
本书通过对1949年到1978年中国农村广播网的历史考察,试图去阐述广播这一现代电子媒介在中国乡村的扩散过程。同时,本书呈现了不同的广播发展方案竞争中,有线广播网如何从一个县内的创新试点一跃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建设方案。
本书在总结江西日报社近年来的系列经济报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引导受众品味好“经济的味道”为出发点,从经济报道的“短实新”呈现、媒体深度融合的报道探索、专业性报道的通俗化解读、区域经济新闻的大视角剖析和重大主题纵深推进的实践等五个方面,全面梳理了作为地方党报的江西日报社对新时代经济报道的探索与创新,对其他党报的经济报道工
本书是将各期讲座讲稿整理集结整理出版。编者从2003-2021年的演讲稿中精选篇章构成本书,开篇选用的是李彬教授所做的题为“重思中国传播学”的演讲。他紧扣“学术”“前沿”两个主题,旁征博引,整理和耙梳出当代中外文化政治冲突与融合的芜杂脉络,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值得中国知识界和文化界——特别是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做出
基层传播是研究基层空间里的传播行为,是以20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基层治理为基础,探究传播参与基层实践的中国经验。基层传播不仅考察信息扩散到基层的过程,而且反思媒体、媒介在基层发挥的社会功能。由于中国长期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通过革命和改革的方式完成现代化转型,基层传播在基层社会改造和动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传播有
本书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河南大学黄河学者李彬博士的对新闻学研究的文章选集,它既是李彬教授从清华大学到河南大学从事新闻学教学研究的思考,也是作者“绚烂至极,归于平淡”的心路历程,是作者对其已出版的“三论”(《新中国新闻论》《新时代新闻论》《中国道路新闻论》)“由博返约”的集中体现。全书共计40余万字,分别从“理
《南洋劝业会游记》共一册,铅字黑白印刷,正文为竖式排版,二十四开。正文前面除署名“我一”的序言外,另有对南洋劝业会会场的布局、位置及其主要建筑直观展示的八幅配图;正文共分三卷。卷一、卷二为“场馆介绍”,卷三为“游览须知”,并附有广告宣传等内容。本书展现了南洋劝业会各个场馆的规模、大小、位置、建筑风格和陈列的展品及其展品
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高校图书馆工作总结和思考的成果。该书以高校图书馆如何提升大学生阅读素养和推进家庭阅读为重点,从“中国家庭阅读与藏书”说起,阐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家庭阅读与藏书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进而对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在家庭阅读推广方面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活动进行梳理,最后选取5所不同类型高校的图书馆在推进家庭阅读方面
本书以2007年来媒介融合的发展历程为话语背景,对视听文本所处的新的文化环境、技术环境做了梳理,并指出媒介融合语境下视听文本的发展所面临的基础性问题,即叙事学问题,以互动叙事概括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和媒介融合语境下的视听文本叙事的核心特征,并以此为起点展开了互动叙事学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