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高度融合人工智能和生命科学两大学科领域,是一门全新的交叉学科类核心通识课的教材。与人工智能导论相比,生命智能整合了人工智能、医疗技术和生命哲学等学科内容,推动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对促进科学整体性发展、推动人类知识更新、变革思维方式和解决重大现实难题具有重要意义。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学科领域,包括生命科学、医学、化学、材料
本书是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罗霄山脉地区生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项目的成果。全书分为20章,内容包括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水资源、植物、动物、真菌、植被等。共鉴定高等植物325科1511属5720种,大型真菌72科218属672种,陆生贝类22科45属129种,昆虫268科1860属3422种,鱼类17科68属113
本书主要梳理并探讨了专门用途英语语境下的体裁概念构架、体裁理论发展、体裁分析以及体裁教学,系统呈现了如何有效设计专门用途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本书重视实践指导,提供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任务和案例,适合体裁研究、专门用途英语及语言教学法方向的学生和教师参考。
本套丛书主要收集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各野外台站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积累的科学数据,对我国农田、森林、草地与荒漠、湖泊湿地海湾等典型生态系统长期监测而获得了大量的生态系统水分、土壤、大气和生物监测信息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数据进行。本册为黑龙江帽儿山站1979-2017年数据,对帽儿站的地理位置、学科定位、生态要素监测体系、主
本书分十章,内容包括:建立起航、源远流长、科研传承、物换星移、教书育人、师范底色、实验教学、野外实习、社会服务、活力生科。
本书内容:为呈现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案例和模式,并展现各国的非国家主体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努力和决心,由《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办公室指导,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主办了“生物多样性100+案例”全球征集活动。活动共收到七个大洲26个国
本书内容: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游要以三江源、祁连山、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等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和建设工程,提升水源涵养能力。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功能重要的地区,主要是保护生态,涵养水
《中国水利水电科普视听读丛书》是一套全面涵盖水利水电专业、集视听读于一体的立体化科普图书,共14分册。本分册为《水生生物》,共有5章,内容分别为各种各样的水生生物、水生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水生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本分册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水生生物相关的科普知
本书通过介绍地球生态圈各物种相依为命共同生存的状态,来带领孩子领略地球生态链的循环。激发孩子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对动植物以及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同时,本书还向孩子介绍了大自然的奇妙之处。比如世界上为何有吃动物的花朵?沙漠中为何有存活上千年前的植物?带领孩子穿越雨林、极地、沙漠、高山,用生动的文字和图片向大家描绘了自然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