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我国出版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现状、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出发,阐述了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推进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手段、改革主体、发展新动能、政府的主导作用等,为我国出版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一个探索研究的方向。
随着媒介进入深度融合时代,以新闻游戏为代表的游戏化传播已成为新的融合传播样态。游戏元素不仅是从新闻文本到新闻游戏的关键浮码,更是区别新闻和游戏的重要的因素。同时,交互性是电子游戏的基本特征,反映在新闻游戏层面上就是其他表意模式交互的叙事化。在此过程中,受众感知层面沉浸式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这些问题都是传播研究领域
当互联网大潮席卷世界之际,也是互联网新闻盛行天下之时。 三十多年来,互联网新闻深刻且广泛地重塑了我国新闻传播业的社会生态、传播结构、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不了解互联网新闻发展史,便无法把握当代新闻传播业。 由李良荣教授领衔,九位青年才俊组成的写作班子,历时三年,第一次全面梳理并清晰展现了我国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发展脉络。本书
本书是整理与研究民国时期《申报》有关广东华侨史料的专著。全稿分为研究篇和史料篇两大部分。研究篇收录了编著者若干篇专题研究文章,如以《申报》为中心来探讨的有关华侨华人史料研究的迷思与困境,民国时期南洋粤侨的形象塑造,以及民国时期《申报》中汕头作为出入口“始发站”形象与建构等。史料篇辑录整理民国时期(1912—1949)《
本著作围绕当代中文学术著作出版理论和实践内容进行总结,并分析和探索中文学术著作全媒体传播的发展趋势。本书首先对中文学术著作出版发展的背景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阐释,其次对我国中文学术著作传统出版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脉络进行梳理,然后着重介绍中文学术著作全媒体传播业态及发展路径。基于此,对中文学术著作全媒体传播平台的构建和发展路
本书聚焦苏州地域出版文化,将出版的含义定义为包括印刷和抄书在内。本书立足于版本实物和历史记载,对清代苏州的坊刻文化、家刻文化、出版技艺、抄书活动等进行考察,尤其是对清代苏州书坊的经营活动、私人的抄书活动、出版技艺的变革等进行了详细的勾勒。本书分为六章,从技艺与出版、刻本与种类、书坊经营、抄书与抄本、刻工研究、出版与城市
《年鉴网课二十讲》取材于2020年12月11日第一讲开始播出的“年鉴大讲堂”,至今一共20讲。“年鉴大讲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形式更加开放,受众更加广泛,影响更加深入,因而受到普遍的欢迎。本书将“年鉴大讲堂”20讲视频内容用文字形式保存下来形成。《年鉴网课二十讲》坚持理论创新,站在学科前沿,展示了对年鉴的定义、性质、特
本书是聚焦绍兴地方文化,展现越地人文韵彩的主题书籍,在从旧至新的典籍中有机地剥脱出脉络,进一步彰显古越藏书楼史地位,反映和宣传绍兴城市文化精神风貌。出于更直观、丰富展现越地藏书文化的诉求,本书中还收录近200幅绍兴藏书楼与藏书家相关古籍书影,因此在图片的注释等方面,也依据史实考证,鉴别,力求成果内容具有学术性、科学性、
《解放日报》创刊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是《新中华报》与新华社编发的《今日新闻》合并出版的大型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1947年3月因国民党军进犯延安而停刊。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日报》创刊,现为中共上海市委机关报。近年来,解放日报围绕党报初心使命与精神理念承创,组织人力回顾研究延安时期《解放日报
作为高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如何根据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在大学生中间优质高效地开展阅读推广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书约20万字,共分8章。第一章为阅读推广思想研究,第二章介绍主要国际组织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第三章综述国内外图书馆阅读推广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第四章探讨图书馆与相关机构间的阅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