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41765011)和西藏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项目(XZ20200ZY0023N)的主要研究成果。利用最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和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基于地面气象资料和卫星遥感资料,揭示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气圈(日照、气温、降水、
本书论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新技术及发展趋势,结合工程案例剖析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工程实施的理论基础、技术和材料产品研发与应用、工程实施重点和难点;阐述了修复工程对土壤质量、土壤重金属钝化持久性、土壤生物的影响,并评价了修复工程潜在的环境风险及工程效益;梳理总结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程实施流程、项目过程管理政策和方
灾难始终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如今,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规模越来越大,造成的损失越来越惨重,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因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灾难揭示了社会的运作机制及其缺点、承受度、应对能力,是导致人类安全感缺失和生存焦虑产生的原因。本书将灾难研究和社会学相结合,重点聚焦大规模的事故和灾害,并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
本书以嘉陵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详细介绍流域生态及其补偿理论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系统深入地分析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和区情特征;结合国外达令河流域、科罗拉多河流域以及国内的新安江流域和渭河流域等流域的跨区域治理相关经验及比较分析,最后提出完善嘉陵江流域生态补偿?
本书讲述了我国是电器电子产品的制造大国,电冰箱、电视机、空调、手机等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又是电器电子产品的消费大国,人们享受到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的生活质量提升与便利的同时,大量产生的电器电子产品废弃物也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挑战。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具有资源性与污染性双重属性,绿色处置与资源化是实现电器电子产品全
碳达峰与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我国碳排放超过50%来源于制造业,本书面向我国制造业碳达峰、碳中和需求,系统总结了制造系统碳流动态建模及碳效率评估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包括低碳制造的内涵、典型制造工艺碳排放特性、碳流动态建模方法、碳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制造系统碳效率优化与精益管控方法
全书共七章,内容涵盖了环境经济学的内涵和研究内容、命令和控制型环保政策、环境权益交易制度、环境税和环境补贴、环境信息管理、环境保护的债务责任方法、环境保险等内容。从写作思路上,全书以政策类型为主线,把政策置于核心的地位,但同时非常强调政策背后的经济学理论依据,目的是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帮助学生在面临新的环保和资源问
2017年以来,《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6—2020年)》、《国家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等重大规划接连颁布,对目前突发事件现状和形式进行了总结,指出新时代灾害的时空分布、损失程度和影响深度广度均出现新的变化,各类灾害的关联性、衍生性、复合性、非常规性及向巨灾演化的趋势日显突出。对于如何应对诸如上述特
本书包括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技术、突发安全事故和环境问题中的应急技术与管理三篇内容,共分十章,并在附录中增加了常用英语词汇。本书根据我国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环境保护的实际需要,以现行环境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为基本依据,系统地对我国应用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原理与方法解决相关工程环境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
《揭秘垃圾》从垃圾的产生、怎样处理垃圾、垃圾分类、废纸堆、回收金属、无数的瓶子、塑料问题等角度让小读者全面地了解垃圾,并由此引发如何让垃圾重获新生,购物前要三思两个角度的思考。整本书站在儿童的视角,既能满足其好奇心,又能对其实际生活有所帮助,鼓励其身体力行地进行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