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央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的成长史,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央音乐学院为建档百年献上的一份珍贵礼物。全书共分为8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历史,重温初心”简述了“少交”的历史;第二部分“领导寄语,殷切嘱托”这部分记载了院校领导对“少交”的关怀和厚望并为“少交”指出今后的发展方向。第三部分“实践记录,艺术悠远
本书用篇幅有限的内容阐述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音乐,难免会有疏漏。另外,受目前学术研究水平、作者学识和写作水平所限,书中内容难免有谬误,期盼各位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能够予以谅解,并提出宝贵的批评意见。
此曲谱集收录了贝多芬、舒伯特、舒曼、门德尔松、李斯特、勃拉姆斯、马勒等十位音乐巨匠的二十四首艺术歌曲作品。为区别于市面上已经出版的德奥艺术歌曲曲谱,我们选择向读者推荐一些国内出版物中并不多见,但优美精致、极具艺术价值的作品,并为每一首作品编配了字词翻译、诗句翻译、国际音标,同时也录制了原速和慢速两个版本的朗读音频。希望
本书以语境理论为研究切入点,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这一人类经典作品进行了多重历史语境的分析,划分了多重历史语境的构成及特点。从形态语境、产生语境、接受语境这三个主要历史语境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阐释。本书理论建构与分析实践相结合,深入浅出运用历史语境理论对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进行了全面阐释,读者既可以从中学习
米哈伊尔·格林卡(1804-1857)是俄罗斯第一位古典主义作曲家,被誉为“俄罗斯音乐之父”。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手法在世界艺术歌曲领域中以其古典醇香、优雅浪漫的艺术风格而独具魅力。本书从格林卡的80首浪漫曲中节选了30余首精致的浪漫曲,其中包括19首单独的浪漫曲、一部(包含12首浪漫曲)套曲,涵盖了他一生的创作思想历程和
本书属于多维视域下钢琴演奏艺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著作,由概述、钢琴演奏艺术、多维视域下钢琴演奏艺术、钢琴教育的实施、多维视域下钢琴演奏艺术教育的现状、多维视域下钢琴演奏艺术教育的创新发展策略等部分构成。全书主要研究在多维视域下钢琴演奏艺术教育的技巧,分析多维视域下钢琴演奏艺术教育的实施和创新条件,阐述钢琴演奏艺术教育的现状
我社“乐海星蕾”丛书之一。收录星海音乐学院应届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3篇优秀代表作,分别是陈昆翔同学的《雾霭中的潜行者--勃拉斯姆<第二交响曲>研究》、林宇心同学的《1811年以前欧洲音乐即兴创作的历史变迁及其缘由与意义》和梁炜贤同学的《‘学习共同体’视野下的街头音乐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案》,论及欧洲古典
《巴蜀之画》(黄虎威曲)分为(1)《晨歌》,旋律源于蒲江民歌《割草歌》;(2)《空谷回声》,采用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的旋律;(3)《抒情小曲》,旋律出自四川民歌《隔河望见姐穿青》;(4)《弦子舞》,旋律出自阿坝地区的藏族民间歌舞;(5)《蓉城春郊》,旋律出自四川民歌《大河涨水》;(6)《阿坝夜会》,旋律出
《花鼓》(瞿维曲)是一首描写20世纪40年代解放区人民新生活的代表作。作曲家瞿维以民间打花鼓的节奏作为伴奏“背景”,将民歌《凤阳花鼓》与《茉莉花》的音调作为主要旋律結合在一起。它以鲜明的民族音调、丰富的民间歌舞锣鼓节奏及个性化的创作手法赢得了不同时期音乐工作者和听众的喜爱,并对其后的音乐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该曲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