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国际会展业进行了总体的分析和研究,重点介绍了会展的概念与发展现状、国际会展业的优势、特点及行业发展趋势、国际会展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全媒体及新技术在国际会展业中的发展与应用。分别从产业融合、产业链价值网络、产业集群等理论为整体切入点对“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会展业与旅游业互嵌发展的理论基础进行研究和阐
本书是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中级)的历年真题及详解。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历年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为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中级)历年真题及详解。每部分均精选了2013-2020年的8套真题及详解(其中2013-2016年为电子书),并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对
本书是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初级)的历年真题及详解。全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历年真题及详解;第二部分为出版专业理论与实务(初级)历年真题及详解。每部分均精选了2013-2020年的8套真题及详解(其中2013-2016年为电子书),并根据新版考试大纲、指定教材和相关法律法规等,对
重庆大学图书馆值建馆90周年之际,自2020年6月起开展了“我的图书馆”主题征文活动,并将全部征文结集为《我与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九十周年文集》一书。此次正文活动邀请全校师生、校友、离退休人员、读者、用户、合作单位等,讲述他们与重庆大学图书馆的故事,主要包括对图书馆各时期重要规划建设或重大活动事项的回忆或感想、在重
本书由2022年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获奖论文结集而成,共收录论文100篇。国家图书馆青年学术论坛是国家图书馆为激励青年人才研究创新,搭建的一个研究与展示的平台,集中展示图书馆青年馆员的工作与研究成果。自2002年创办以来,论坛日益受到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已发展成为我国图书馆界最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活动
本书为中宣部对外出版项目“地图上的中国”系列图书之一。“地图上的中国”系列图书利用地图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通过地图搭载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当代发展等内容,同时在纸质图书基础上开发可视听化的电子读物,达成融合传播效果,帮助广大海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博物馆是中华文化宝库资源的汇集和精华所在,体现着中华文化的
本书以文化社会学为导向对观众在日常生活背景下的媒体接受行为展开了研究。作者首先回顾了主流的传播学研究,比如媒体效果研究、阿多诺/霍克海默关于文化工业的研究、鲍德里亚和詹姆逊关于后现代文化的研究,然后进一步深入主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媒体观众的概念一一生产性观众。本书旨在表明,媒体接受作为一个文化与审美过程,其作用和重要性在
本书从信息检索的相关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常用技术和方法出发,注重常用检索工具的结构、索方法和使用技巧的介绍,同时,借助大量的检索示例,将信息检索基础知识与检索案例分析紧密结合,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方法。本书将传统的“文献检索”课加以延伸和拓展,针对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学生阅读兴趣缺乏、阅读量较少、阅读思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成果之一。写本是与刻本相对的文献载体。与刻本文献的程式化、批量化和规范化不同,写本的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大致在北宋以前,文化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写本,宋代以后,刻本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而写本仍在很大范围内作为辅助形式存在,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
本书探讨了关于画作的主要保护与修复方式,并指出目前这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意见。此外,书中涵盖英国国家美术馆的一些具体的修复案例研究,包括经典的修复成功或失败的案例,系统呈现了画作保护修复工作中区别对待的法则:有的作品损毁严重,需要部分重绘;有的需要保留过往的修复痕迹,这些都值得当今博物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