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6章。第1章阐述恢复力理论的发生发展,总结了恢复力自20世纪70年代从物理学引进到系统科学以来的发展历程。第2章阐述生态恢复力的评价方法,从评价的困难性到可替代性,从定性评价到定量评价进行了多方位的解释和说明。第3章介绍了灾害生态恢复评价进展,阐述了灾后生态恢复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第4章运用拟合修正法
《场地精准化环境调查方法学》试图从调查方法学层面上突出调查理论和方法体系,并对行业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期望有助于从业人员提高对场地调查本质内涵的认识和相关的专业技能。在内容安排上,《场地精准化环境调查方法学》注重帮助读者理解场地调查的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和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突出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全书
本书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记录了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和各项荣誉等。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分享生态环境保护远景目标的新起点。生态环境部领导多次深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调研,对党史学习教育。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水生态考核、数据质量管理和队伍建设
本书讨论了二氧化硫对生物的生长及机理的影响,以期给出相应对策,合理利用二氧化硫促进作物生长。SO2暴露能诱导葡萄果实和拟南芥植株对灰霉菌侵染的抗性增强,抗病性增强与植物次生代谢途径激活和病程相关蛋白的应答有关。同时,这一复杂过程也是由抗氧化防御、激素信号转导等多条途径共同调控的。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逆境响应的拟南芥mi
本书讲述:黄河水生态文化可以说是与黄河流域内生态保护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文化类型,对于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本书通过研究黄河流域环境与水生态文化间内在联系、黄河流域水生态文化理论框架、黄河流域水生态文化的阶段性演进、黄河流域水生态文化包含的内容、黄河流域水生态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状等问题
《粤港澳美丽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共分为9章,分别为:生态文明□□形势与战略部署、粤港澳大湾区社会经济概况、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演□特征、珠三角地区生态文日月建设成效评估、粤港澳美丽湾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设计、粤港澳美丽湾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粤港澳美丽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广州番禺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粤港澳美丽湾区生态文明建设
生活中的环境与健康
2016-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质量报告
安全基本原理不等于安全科学。安全基本原理更强调基础性、导向性、普适性,而安全科学更侧重于理论性、科技性、特殊性。因此,不应该把某些安全细分领域的安全科学理论上升为安全基本原理。安全基本原理为安全科学发展和安全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方向引导,要能够涵盖安全活动开展的各个领域,是一切安全活动必须遵循的规律及基本原则。本书内容是
本书以中国作为研究区域,以中国生态系统碳酸钙作为研究对象,有机地利用多种分析方法,探索了中国海洋生态系统碳酸钙收支变动;矫正并更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无机碳含量;最终尝试回答了中国区域不同生态系统碳酸钙现存量及变动情况,以期为全面了解中国生态系统碳收支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