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燕子与紫薇在几次混乱中相遇,二人一见如故。小燕子得知紫薇的惊天秘密,冒生命危险将信物带给皇上,乾隆却误将小燕子认作女儿并封为还珠格格。一众人命运与共,紫薇与尔康、小燕子与永琪也在患难之中互生爱慕。
这是一本关于生与死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爱的书。 琼瑶撰文追忆与丈夫平鑫涛相知相守的真情点滴,以充满哲思的笔触来叩问生与死的意义。 生之时如火花般炽烈燃烧,死之际如雪花般飘然落地。有尊严地走向人生的终点,才是生命最初意义的体现。
高中女生江雁容文采出众,却不擅理科。 考试的压力、父母的冷落让她无所适从,只能时常望着窗外织梦。 老师康南在雁容的周记中看到了她的烦恼,也惊叹于她的才华。 于是,从尊敬到恋慕,从欣赏到动心,他们相爱了……
陆雅晴因外貌酷似已故的桑桑,被桑尔旋请求扮演妹妹桑桑,以安慰即将离世的奶奶。朝夕相处中,尔旋爱上了雅晴,而雅晴同时被桑桑的初恋万皓然吸引。万皓然注定要不停地流浪,雅晴选择和尔旋携手。
尔康、永琪、紫薇、小燕子、蒙丹、柳青、柳红,为香妃娘娘设计了逃亡的大计划。众人勇劫法场,躲避追兵,一路逃亡。没想到,这只是更大劫难的开始。与此同时,同行的侠客萧剑身上,似乎藏着许多谜团……
本书七个独立的故事彼此联系,每篇都有相同的风格和类似的主题,每个故事都有完美的结局。 这本集子中,没有什么特别悲惨的故事。但愿它们能使读者们获得一刹那的心境和平,一刹那的温柔宁静,我愿已足。 琼瑶
纳丁·戈迪默(NadineGordimer,1923-2014),是南非当代文坛最优秀卓越的女作家,199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创作紧紧围绕南非社会问题,描画了南非的地理景色与不公平社会中人们的心理状态。戈迪默的创作视野恢宏开阔,种族问题是她作品中分量最重的议题,同时还触及伦理、生态、全球化、性别、成长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初遗民小说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搜集的评点资料的总汇,分为文言和白话两个部分,主要包括小说的序跋、提要、识语、凡例、尾批(回末批)等,特别是收录了一些学界较少关注的评点资料。
文学家何其芳曾这样描绘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情形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知识青年之所以怀揣梦想、克服艰险,前往革命圣地延安,是因为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能够拯救中国。在这一信念的背后,是左翼进步思想对青年的浸润和影响。应该看到,在国民党治下,左翼进
本书兼顾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两个研究方向,导读了韦斯坦因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1968)、巴斯奈特的《比较文学批评导论》(1993库尔提乌斯的《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1948)、丹穆若什的《什么是世界文学?》(2003)等具有奠基作用的重要书目。本书针对国内教学和科研实际,以中文译著为基础,参考英文原(译)著,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