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基础性、保障性地位。我国于1979年制定刑法,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形成了一部统一的、比较完备的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二)》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23年12月29日通过,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应当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1月23日发布《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白皮书除前言、结束语外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日臻完善,恐怖活动认定清晰、处罚规范,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规范权力运行,在反恐怖主义工作中依法保障人权,有力维护人民安全和国家安全。白皮书指出,恐怖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公敌,是
本书为上海市法学会编纂的《上海法学研究(2023总第9卷)》,总共分为6个专题,每个专题侧重点不同,分别为智慧法治、新兴权利、法学前沿、法治实务、法治文化、法律研究。在智慧法治专题中主要研究大模型、ChatGPT等热门话题,新兴权利专题中主要研究个人信息保护,法学前沿专题中主要研究企业合规、ESG理念等问题,法治文化专
《律师的麻烦美国律师的职业困境》作者着眼于美国法律职业现实问题与长远发展,作者在开篇就指出,这可不是美国律师最美好的时光。进而戳破了美国律师业的神话,指出美国一方面律师供给过多,另一方面则是为贫穷或者中等收入的人员提供的法律服务供不应求。因此,应正视美国律师业所面临的挑战。具体探讨了美国法律执业活动的条件、近用司法、关
本书从学术理论和案例实践两个层面对跨国环境纠纷的预防和解决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在理论层面,从预防和解决两个角度探讨跨国环境纠纷的基础理论和存在的问题;在实践层面,基于近年来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以及其他国际争端解决机构所处理的有关环境保护的跨国纠纷案例,对其进行梳理并对比,以期能对我国未来面对和解决跨国环境纠纷提供一定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裁判纠纷的刑事诉讼活动也开始了横向整合和纵向深入的演变过程。通过对大量的事实进行价值分析和规范衡量,就会发现在刑事诉讼制度的演进发展进程中,国家干预正逐步向社会自治让渡权力,世界范围内的刑事诉讼制度随之也经历了四次根本性的转折,其中包括有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分离、控审分离、控
欧盟在公共健康领域的权力扩张通过多种方式得以进行,并对人类健康领域的基本权利和价值产生一定冲击。本书对欧盟权力扩张的现状与未来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法治应对方案,共分为七章。前三章以基本权利框架为视角,评估了欧盟健康法和政策的权力扩张对各领域的影响,尤其是对维护人格尊严和人格完整的意义。第四章介绍了欧盟各机构和成员国
本书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牛津国际法专著”丛书中的一部专著。国际组织的数量和活动均呈指数级增长,但国际法上缺乏一个全面的关于国际组织的法律概念。本书从国际组织所制定法律制度的法律性质的角度研讨这一问题,是第一本全面研究国际组织法律制度的不同概念的专著。已有概念主要有功能主义、立宪主义、特殊主义、非正式主义4种。本书追溯国际
《民法典》延续《物权法》《担保法》对宅基地禁止抵押、禁止金额化的规定,但不管是中央还是地方政策,都在推动宅基地流转甚至抵押的实践,并取得一定的实效,导致法律与政策导向的悖论,造成宅基地使用权金融化法律上的困境。有必要以宅基地资格权和使用权分离为视角,对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制度化问题进行系统性研究,厘清宅基地使用权的保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