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歌/中国合唱作品精选》改编自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同名草原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幸福的生活。翠绿的草地上跑着白羊,羊群像珍珠撒在绿绒上。无边的草原是我们的故乡,白云和青天是我们的篷帐。早霞迎接我自由地歌唱,生活是这样幸福欢畅!
《长城谣/中国合唱作品精选》改编自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抗战歌曲。旋律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万里长的城墙有多长,我的家乡就有多宽广,一年四季风调雨顺,我们不仅收获着庄稼,也收获着和平安详。可是,侵略者抢走了我们的土地,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亿万人民妻离子散、痛苦难当
《云飞天不动/中国合唱作品精选》改编自广西民歌,歌唱了朋友之间深厚的友情。云飞走了,天空不会走;船开走了,江岸不会走;人离开了,情意不会断。如果船上有歌声,岸上的人会跟着一起唱,用歌声彼此陪伴。人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彼此的思念。
《三十里铺/中国合唱作品精选》改编自陕北叙事民歌,描述了一位女子对爱人的真情表白。从小我就喜欢你,每一天都想见到你。长大了,我更是一天也离不开你。后来,你入伍当了兵,我们不得不分开。你劝我不要哭,我哪里忍得住?何况你是去前线,三年两年也见不了面。一别数年,你跟着部队回来了,我有心想去找你说说话,可是,又怕人笑话。
《兰花花/中国合唱作品精选》改编自陕北民歌,优美而悲情,歌唱了不离不弃、至死不渝的爱情。有一位叫兰花花的姑娘,俊俏、灵秀,远近闻名,没有人能比她更美。她本与心上人情投意合,却无奈要被迫嫁给她不爱的人。她不肯嫁,拼了命找到她的爱人,告诉他:“无论是死,还是活,我们都要在一起!”
《太阳出来啦/中国合唱作品精选》改编自中国南方民歌,曲调明朗阳光、充满童真,歌唱了人们对光明的热爱、对幸福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赞美。太阳叫醒了大地上的万物——青蛙唱起了歌,燕子飞上了天,蝴蝶跳起了舞,小羊跑出了家……阳光给所有渴望飞翔的生命插上了翅膀。有了光明,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命都洋溢着热血沸腾的力量!
《玛依拉/中国合唱作品精选》改编自新疆哈萨克族民歌,赞美了一位美丽聪敏、多才多艺的女孩儿。“玛依拉”是一位哈萨克族姑娘的名字,传说她长得美丽又很会唱歌。牧民们常常到她的帐篷周围,倾听她美妙的歌声,情不自禁地欢呼她的名字——玛依拉。
琵琶的历史悠久,在众多的民族器乐中,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博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作者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供成人,特别是青年人学习使用的初级教程甚少,适用于普通高校美育课程教学需要的琵琶初级教材更是缺少。市场上大部分初级教材的内容多以儿歌等方式进行练习,这不太适宜成人的训练。为了满足成人,特别是广大青年琵琶爱好者的学
《中国传统筝乐艺术的传播及未来发展思考》共分为七章内容,其中,绪论是该书的开篇部分,简要概述了传统筝乐研究的源起及其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从而为下述章节的展开做好理论铺垫。第一章主要论述的是古筝音乐的文化追寻,详细论述了古筝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传承与发展,并指出了筝乐技巧在一些方面的传承与创新。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研究
洞庭湖区水神信仰民俗音乐,是处于湖区地理环境中的、集农耕与渔猎文化为一体的、复合型的汉族民间宗教仪式音乐。《洞庭湖区水神信仰民俗音乐研究》以“民俗仪式中的音声”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和探寻音声在信仰仪式环境中的运用与功能,来研究“音乐——音声——民俗”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引发相关理论阐述。以音乐民族志文本规范书写,尽可能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