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陆表蒸散遥感的理论著作,系统阐述蒸散原理以及能量平衡各分量与影响蒸散的关键参量的模型、监测及观测方法。全书共9章,第1章阐述蒸散原理;第2~第8章分别介绍大气边界层、饱和水汽压差、空气动力学粗糙度、地表净辐射、地表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潜热通量的影响因子、地面观测方法和遥感估算方法;第9章介绍蒸散尺度转换。《BR
本书介绍了黄土高原生物结皮的发育演替过程,厘清了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阐明了土壤养分、土壤水文、土壤水蚀效应,并初步探讨了适度干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构建了生物结皮的人工培育恢复技术体系,并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开展了小规模应用示范。作为一种新兴的生态修复途径,生物结皮人工培育恢复的产业化终将在水土保持
《中国土系志·新疆卷》在对新疆区域概况和主要土壤类型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土壤高级分类单元(土纲-亚纲-土类-亚类)和基层分类单元(土族-土系)的鉴定和划分。本书的上篇论述新疆的区域概况、成土因素、成土过程、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土壤分类的发展以及本次土系调查的概况;下篇重点介绍建立的新疆典型土系,内容包括每个土系所
本书针对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的营养元素,应用地统计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深入研究了近30年陕西省关中地区耕地土壤养分的基本特征、空间分布及其动态变化,以及关中地区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和综合质量。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土壤养分研究合理采样数量确定与空间估值,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元素空间特征及其动态变化,铁、锰、铜、锌等微
本书讲述土壤肥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全书共分12章,分别论述了土壤肥料的概念及其作用;土壤的物质组成、性质、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农田土壤质量管理;植物营养与施肥的基本原理;土壤与植物的矿质营养及化学肥料;复混肥料和有机(类)肥料;植物营养及施肥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本书可作为高等农林院校的农学、园艺、植保、生物技术、生物工
在农业遥感应用领域,无人机遥感技术是当前地面样方调查的主要手段。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情遥感监测业务运行系统中,地面样方调查是一个主要业务环节,也是空间抽样样本获取、遥感调查结果精度验证的主要依据。与高精度GPS实测地面样方的方法相比较,无人机(UnmannedAerialVehicle,UAV)调查的方式具有效率高、
土壤,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物,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源,地球无数生命的依赖,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石。万物土中生,你我皆“土生土长”,一起热爱土壤、守护土壤!
随着人口增长,土地可利用面积减少,大面积碱地成为我国干旱地区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但目前部分干旱地区碱化严重,寸草不生、长年荒芜,是干旱地区植被重建的大障碍。改良碱化土壤对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如果依靠自然降雨淋洗和植被演替修复干旱地区碱地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一百多年前石膏就被用
现有的西藏边境县农业资源资料,主要来自于上世纪1985~1990年之间的调查,到现在已有近30年的时间。部分资料年代久远,比较陈旧,而且随着人们对自然资源利用方式的改变,有些数据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此我们基于西藏科技厅“西藏边境县农业资源调查与分析研究”项目的基础上,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整理,绘制了西藏农业资源图集。
本书基于资本禀赋和政府支持双重视角,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地综述的基础上,基于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理论、可持续生计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产品理论、生态补偿理论等相关理论,展开以下系列的研究。首先,梳理了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进展,描述了样本农户的情况;其次,构建资本禀赋与政府支持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资本禀赋进行测度,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