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施工现场有害气体、污水、噪声、光、扬尘五类污染物的形成机理、扩散规律以及影响分析,通过试验模拟和现场实测找出适宜的施工全过程有害气体、污水、噪声、光、扬尘五类污染物的控制指标体系供同行参考。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案例集
《(2021版)实验技术实训》教材适用于环境工程技术专业群的专业共享课程。其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进行实训探究、提出问题、观察现象、进行操作、讨论结果以及后进行评价。教材编写涵盖实验室基础知识、实训室常用仪器设备认知和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实训室常用化学试剂认知及溶液配制、实训室基本操作
本书从四个方面对碳金融市场进行研究,在明确碳金融的定义和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国内外金融市场不同的发展情况,总结国外市场碳金融建设的先进经验,查找国内金融市场发展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出推动上海构建国际性碳金融市场的对策。积极探索碳市场国际合作,在国际社会发挥积极的引领性作用。与国际碳金融市场对标、接轨,进一步加快国内与国
环境工程原理(第三版)
环境空气质量预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与难题。通过各类预报方法与手段相结合,可对痕量气体、气溶胶等多种大气污染物在城市、区域、全球尺度下的不同类型污染过程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研究内容涉及气象、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包含宏观、微观多种过程,是当前城市及区域污染调控与治理的技术支持。
城市发展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
《空气质量模型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利用WRF-CMAQ/CAMx空气质量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区域复合型大气污染的环境容量核算方法,并利用该方法计算了全国-省域-市域不同空间尺度的大气环境容量。
什么是碳中和?为什么要耗时40年之久? 实现碳中和,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到跨国贸易,小到细胞呼吸,碳排放无处不在,与我们息息相关。气候变化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威胁,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逃避全球变暖的现实。 为应对这一巨大挑战,各国正在开展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合作行动。基于此,我国提出30&midd
《地球大数据支撑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0):一带一路篇》围绕零饥饿(SDG2)、清洁饮水和卫生设施(SDG6)、可持续城市和社区(SDG11)、气候行动(SDG13)、水下生物(SDG14)和陆地生物(SDG15)6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所开展的44个案例研究、指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状态评估,展示了典型地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