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欣赏十八讲》是《国家大剧院音乐讲堂丛书》中其中一册,是音乐学者沈祺的作品。沈祺毕业于北京大学金融系,后赴法国研习音乐管理并于巴黎索邦大学获硕士学位。《歌剧欣赏十八讲》主要围绕西方历史上的歌剧作品展开,帮助读者厘清歌剧这一音乐体裁历史发展的脉络,通过介绍著名的歌剧作品,使读者对歌剧的认识与理解更加系统。讲述风格深入
《流水落花——有音乐陪伴的日子》以“追忆大师”“美国见闻”“1996年欧洲行”“21世纪倒计时”“那年我在土耳其”“瑞典开会游流水账”“世纪初的日本”“春之祭”等篇章,写出了作者由音乐、音乐家和音乐活动而获得的所思所想,在随性的随笔文字中,让普通读者得以深入到音乐家和经典作品的世界中,学习体验音乐之美。
本书收集了作者六部二胡协奏曲,力求“旋律美、风格新、技巧炫”三大原则。用同一地区的音乐资源,用同一种弓弦乐器来创作出独具个性与风格迥异的六部协奏曲,既要融入现代作曲技法,又能雅俗共赏,这对于作曲家而言,其创作过程是非常艰难的。
《世界音乐院校教学总谱系列》系我社与德国Schott音乐出版集团共同策划、联合出版,以中、德、英三语版本面向全球同步发行的国际合作出版项目,是各国音乐院校作曲、指挥、音乐学专业教学的必备资料和范本。该曲创作于1814年12月至1815年初。其时舒伯特已离开神学院,在父亲所在的小学任助理教师,工作之余,他仍全身心地投入音
《世界音乐院校教学总谱系列》系我社与德国Schott音乐出版集团共同策划、联合出版,以中、德、英三语版本面向全球同步发行的国际合作出版项目,是各国音乐院校作曲、指挥、音乐学专业教学的必备资料和范本。《汤豪舍(歌剧序曲)WWV70》的剧本由瓦格纳根据几首中世纪传说(以汤豪舍骑士的传说为主)创作。从这部歌剧开始,瓦格纳开始
本书主要从合唱与指挥两个方面阐述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构建合唱训练体系。内容从儿童的嗓音成长特点,结合练声乐句进行声音训练、音准训练,初步建立多声部思维的音乐听觉和多声部的演唱能力。
格里格共作有10卷“钢琴抒情小品”共66首。是格里格自1864年(21岁)起,历经37年时间所写成的,都非常短小,也非常精美,早已成为钢琴家们争相表现自己才能的曲目。其中既有北国挪威的自然风貌,乡村山民的生活,又有童话传说中的奇幻形象,他力图以音乐勾勒出一幅幅恬静优闲、质朴安逸的挪威民族生活小景。他的音乐中到处弥漫着挪
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始于1988年。大提琴考级自1992年开始,至今已12年,它对我国大提琴教学的普及与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考级曲目在保持原有的第一级至第八级各两套考试曲目基本不变的基础上,扩大教材内容,增设了第三套曲目。第九级保持原有的4套曲目不变。演奏文凭级设3套曲目。从第三级到演奏文凭级,每级都设有
《中央音乐学院校外音乐水平考级曲目古典吉他(第1-10级)》由中央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编、郦嘉炯主编的西洋乐系列考级教材之一;是为了配合古典吉他的学习和演奏者日益增多而编写的一部考级用书。教材包含从第1级到演奏级的不同水平的曲目,曲目由易到难、进阶式排列。每一级别分A,B,C三组,分别精选了较为典型的3首曲目,涵盖了练习
是一部现代胡琴艺术教学与实践研究专著。作者赵夺良教授采用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音乐艺术科学研究方法,开展了独创性的“胡琴微观结构理论研究”、音乐语言“文字”研究,以及对胡琴“声腔化”的思考;从形态学层面提升现代胡琴教学理论,同时结合作者近四十年的课题教学与舞台实践经验汇集成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