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学术研究著作。人工智能在音乐艺术领域的应用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书共分为六章,主要从人工智能的理论基础、人工智能中的“新”引擎、人工智能与音乐创作融合、人工智能为音乐制作赋能、人工智能与音乐表演艺术、人工智能与音乐艺术的应用发展几个方面解读了人工智能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介绍了人工智能
本书主要对钢琴艺术指导的理论和具体的实践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钢琴艺术指导的基本情况,引导读者对钢琴艺术指导的发展、学科知识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其次,详细论述了钢琴艺术指导的伴奏技巧,从和声处理、织体处理、乐曲结构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再次,具体分析了基于不同领域的钢琴声乐艺术指导问题,从歌剧、舞蹈、合唱三个视角出发进行论述
本书共收录作者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分上、中、下三篇构成。上篇聚焦戏曲音乐的理论研究。中篇内容聚焦前海学派,下篇是围绕戏曲剧种建设和舞台演出实践所撰写的理论与评论文章。
本书分礼乐寻源、乐律钩玄、遗产守望、学理阐扬四个部分,内容包括:传统礼乐文化的内在张力结构、荀子的音乐体认及其现代启示、汉代丧仪音乐中礼俗关系的演变与发展、明代音乐图谱所见工尺唱名体系初探等。
本书共精选作者发表的有关音乐史学方面的学术论文四十篇,客观、准确、全面地概括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音乐各方面发展的历史进程。探讨音乐与社会、人民的关系与互动;叙述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院校、团体、组织的组建与活动;音乐家的成长、创作、表演、思潮与音乐生活等。
本书主要收录了五一运动(1931年);燕子(1934年);紫罗兰(1938年);一句话(电影歌曲,1938年);蝶恋花(第一稿,1939年);蝶恋花(第二稿,1939年);卜算子(1939年);菩萨蛮(1939年);临江仙——题双鱼图(1939年)等音乐作品。
本着“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宗旨,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满足老年人提高精神文化质量、生命质量和继续教育的需求。我们根据全国多所老年大学独有的课程设计及老年人的学习特点,组织老年大学任教多年的教师集体创作编写了“老年大学实用教程”。古筝是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性和代表性的古典乐器之一
本书为供古筝爱好者练习、演奏使用的流行歌曲集,作者在简要介绍古筝各种常用演奏技法的基础上,选择了当下受大众欢迎的流行歌曲及古风歌曲,按风格进行分类,并对每一首曲谱详尽地标注了指法,并编写了演奏提示,用来引导读者在正确演奏歌曲的同时,熟练掌握演奏技巧,增加学习兴趣,并且逐步地提高演奏技术。本书使用简谱进行编写,更方便业余
《老年大学实用教程:零基础学声乐》从老年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侧重自主学习实践与训练,涵盖了基础乐理、演唱技巧、曲例分析、情景实践等,涉及了歌唱的分类、常见歌唱问题的解决方法、嗓音的保健、舞台表演演练等,内容丰富广泛,注重老年学习者艺术素养的提升。本教材语言通俗易懂,将较为专业的表述用贴近学习者实际的通俗语言代替,便于学习
远古时代的哨子是用什么做的?明清时期人们是怎样唱歌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叫什么名字?不同朝代的人听音乐的喜好有什么不同?不同的音乐有哪些不同的表演形式?《大中国艺术翻翻书我们的古典音乐》一书采用翻翻的形式,为我们梳理了关于我国古典音乐的相关知识,并引入时间线,梳理我国古典音乐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演变史,让孩子一读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