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11章,内容包括:美声唱法、意大利语音与歌唱、歌唱发声的基本要素、美声唱法的发声技巧、美声唱法的演唱技术、美声唱法的发声训练、美声作品演唱的步骤等。
《重刻律音汇考》为《律音汇考》之重刻本,以重振文庙祭祀礼乐为旨归,按“律吕溯源”“乐器审音”“仪礼尊经”“诗乐存古”的思路,将礼、乐熔于一炉。清邱之桂撰,汪树堂重刻。《律音汇考》为古乐专着,含古琴曲谱二十四曲,清代古乐家、琴家邱之桂于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撰成,刊行后流传广泛,在清代即多次重刻。清光绪二十三年(一八九七
古琴是中华文化中颇具魅力的艺术形式之一,其与书法、绘画、围棋并为文人雅士必备之一艺,而在中国古代文明历程中绵延不息,成为人们修身养性,以为文雅的具体表现,故有“琴棋书画”四雅之说。中国古琴有着悠久历史,早在远古时期便出现在古代的祭祀或盛典之上。传说神农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创造了琴,也有“伏羲作琴”之说,“舜作五弦之
《中国古琴谱丛刊》有五篇,为《琴律说》《仲吕复生黄钟论》《以度起律以律起度辨》《管音别有倍半之法与弦音不同论》《五声以中声上字为宫论》;卷下亦五篇,为《读管管见琴弦五声定分说》《三弦独下一徽五弦独上半徽论》《琴弦旋宫转调说》《鼓琴必按节论》《弹琴有念工尺之法论》。篇后多附有绘图及进一步的说明。其大旨以清代御纂《律吕正义
《琴均调弦(1函1册)》主要论述古琴转调旋宫相关问题,先论说一弦、三弦为宫者所转之五均,以及姜夔的侧商调等,后为之列表,注明各弦五音之位,并附之以图,又对各琴谱中所谓外调者进行了考证。
《琴学入门》,清张鹤撰辑,祝凤喈校订。为清代编订的古琴入门琴谱。张鹤,清后期琴家,字静薅,上海城隍庙玉清宫道人,能诗词,主要活动于咸同时期,长期随著名闽派琴家祝凤喈学琴。《琴学入门》分上、下雨卷。上卷为琴论,摘录祝凤喈琴论专着《与古斋琴谱》中之基础内容,以适应初学者的需要。下卷为曲谱二集,收琴曲二十首,仅二首有词。其中
《研露楼琴谱》,收琴曲二十首,清崔应阶辑。崔应阶,字吉升,号拙圃,江夏(今属湖北武汉)人。荫生,初授顺天府通判,乾隆三十三年(一七六八)擢升闽浙总督,加太子太保衔,后任刑部尚书、左都御史,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〇)以原品休致,未几而卒。崔应阶一生为官,善诗文,于戏曲、古琴均颇有研究,在雍、乾间与同乡琴家王受白交往凡三十年
《琴学丛书》,杨宗稷纂辑,是近代一部集大成的古琴文献丛书,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三一年陆续刻印而成。杨宗稷(一八**-一九三一),字时百,自号九疑山人,湖南宁远人,古琴九疑派创始人,被称为‘民国古琴第1人’。他通韵律,爱器乐,尤爱古琴,曾师从清末古琴大师黄勉之。一九一七年辞官后定居北京,开办“九疑琴社”,研习、教授古琴。他收
《琴谱合璧》为明杨表正《杨氏正文对音捷要琴谱》和明杨抡《伯牙心法》的合集。《杨氏正文对音捷要琴谱》,杨表正撰辑,收入琴谱六十四首。杨表正,明后期古琴江派代表人物之一,字本直,号西峰,又号巫峡主人,活动于明嘉靖(一五二二-一五六六)至万历(一五七三-一六二〇)间,福建延平府永安县贡川人,曾寓居金陵。杨表正“隐居泉石,不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