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中国
杨宗稷是近代琴学大师,古琴九嶷派创始人。其所著《藏琴录》详细记述了其所藏五十三张古琴的琴名、款识、形式,并述与琴有关的典故、人物等,多以琴系事,皆其自所经历。书中尤其配以所述古琴的实物资料,对于了解古琴的琢制及古琴款式大有裨益。《<琴学丛书>整理研究辑刊:藏琴录笺注》有笺注,便于普通读者阅读。
《童声合唱训练学》作者杨鸿年,中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国际童声及表演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事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其独具一格的表演艺术以及他在合唱训练文面的技术与修养,受到国内外专家的称赞,在国际上被誉为“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童声合唱训练学》主要介绍了童声的类别及训练问题,合唱中的呼吸训练,合
北京智化寺豢养艺僧的制度使音乐学界了解到,传统音乐的一脉香火不但续燃于分布广泛的民间艺术乐社,也同样续燃于分布上同样广泛的寺院官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学术界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寺庙是传统音乐*重要的传播渠道之一。民间乐社演奏的那些艺术品次典雅、传统风格浓郁的曲目,大都通过寺院道观的僧侣道士传播到民间。这条
从一九九三年夏季开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钟思第(StephenJones)合作,对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沧州市及北京、天津郊县的民间笙管乐“音乐会”进行了为期数年的普查。普查行程逾万里,调查了近百家乐社,采访了数百位乐师,录音曲目数百首,复印手抄谱本几十种,拍摄照片千余张,拍摄录像数十盘,记
自20世纪50年代起,冯文慈先生即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之后进入新成立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任教承担中国近代音乐史和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1959年9月他编写刻印了《中国近代音乐史》教学讲义,在北艺师音乐系作为教材使用,该教材是迄今发现的很早的中国近现代音乐教材之一。20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
《新时期合唱的多元化发展与艺术创新研究》通过探讨合唱艺术的起源及其表现形式,对我国新时期合唱的多元化发展与艺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使更多的人了解合唱,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和国际交流的日趋广泛深入,使合唱这门艺术受到更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与喜爱。
《键盘与幼儿歌曲伴奏(下册)/“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立项教材,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并参照教育部2012年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年)等编写而成。全书包括概述和7个单元,其内容分别是概述,歌曲体裁,歌
本书是初等教育、学前教育专业教材,是2014年贵州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成果之一。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声乐理论知识、歌曲、儿歌。学习声乐理论让学生掌握歌唱的发声原理、发声器官、歌唱的呼吸、咬字吐字、共鸣以及艺术表现。所选歌曲从学前教育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从易到难,力求做到科学、实用、系统,既有利于课内正常的
本书由河北省诸高校音乐院系的音乐教育专家、音乐教育理论课程的任课教师精心编写而成,共十二章,内容涵盖面较广,结合了最新的教育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本书可供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教师进修教材和研究生的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