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除学术论文以外,首次征集业务案例。本书收录论文与业务案例72篇。主要内容包括:图书馆服务创新,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的使命,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保护传承,挖掘地方文献价值、助力文创产品开发,图书馆信息组织转型,全媒体时代的图书馆资源建设,数据驱动与图书馆智慧化服务,图书馆跨部门合作实践案例,
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是档案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立足馆藏,服务社会,基于真实可靠的档案,通过编研出版档案史料、举办档案展览、拍摄纪录片等形式开发利用档案。近年来,档案部门积极开展与电视台、杂志社、报社等媒体合作,并通过建设数字档案馆,开通网站及微博、微信平台等新途径,
本书记录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图书馆19792018年的发展历史。全书分编年发展史、专题发展史、统计数据、附录和大事记五个部分,在编纂方式上,突破了传统史志编纂的体例束缚,将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和当代史志编纂体例熔于一炉,充满了智慧,颇多创新。其中,编年发展史部分插有80幅照片,其中老照片丰富,以更加形象、直观、生动
1.《中国图书馆年鉴》是反映中国图书馆事业年度发展状况的大型资料工具书。首卷出版于1996年,反映1990年至1995年间的情况。自1999年始,编辑出版周期为隔年一卷,包括1999年卷、2001年卷、2003年卷以及2005年卷。自2006年卷起,改为每年编辑出版一卷。2.《中国图书馆年鉴》自2007年卷起,由中国图
媒介文化素养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综合的通识教育课程。本书重点阐述媒介文化素养的基本理论问题,各章内容包括媒介与语言文字、媒介与技术崇拜、媒介与虚拟环境、媒介与公民赋权、媒介与真实概念、媒介与女性话语、媒介与历史建构、媒介与文化记忆、媒介与知识传播、媒介与视觉文化等。覆盖面广,讨论深入,可用作研究生教材,也可
本书基于哲学的主干领域和视角,对信息文明进行了多维的分析和研究,揭示了该研究智力背景,分析了“信息文明”的语义内涵并加以了独特的界定(信息文明是文明世界的信息化和信息世界的文明化),由此区分出两种信息文明及其不可分割的实践关系。在此基础上从本体论、社会哲学、价值哲学、道德哲学和实践哲学的维度展开对信息文明的具体探索,其
本书为论文集,汇集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老师和博士生,另外还包括海内研究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哲学以及海外汉学的研究者的论文,按内容分为经、史、子、集四个部分。本期经部类相关论文涉及对《周易》经注新的整理校勘,对《周礼·载师》任地之法的再诠释,《说文解字系传》的刊刻考证;史部类相关论文涉及对
随着出版社转企改制的完成,出版业空前繁荣,年出版的图书超过38万种,年图书总印数超过70亿册,年出版报刊超过1万种,报刊总印数约500亿册(份),已位居世界※一。但是,与出版数量快速增长极为不匹配的问题是:由于出版服务质量保证及管理体系缺乏,出版服务质量下滑。本著作基于服务质量理论,以出版服务质量管理实践的现状及问题为
本书第1版于2014年11月在北大社出版,针对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分别介绍微电影、网络剧、搞笑短片、新闻片、专题片、纪录片、动画短片、视频广告、MV、宣传片、网络视频谈话节目、网络广播节目12种视听节目的制作过程、方法、技巧与理念。涵盖了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各类视听节目(传统电影与电视剧除外),具有很强的实操性,有利于制
中国科学院系统由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四大***科学院及省市级科学院组成。它们是我国的重要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还是我国首批建设的国家高端智库,在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培养造就专业人才、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图书馆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支撑平台。图书馆用于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