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结合多年的技术积累,系统研究了智能手机在水稻和小白菜产量评估以及土壤肥力等级评价的应用,并开发了一系列的软件APP。期望可以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为我国的绿色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笔者结合多年的技术积累,系统研究了智能手机在水稻和小白菜产量评估以及土壤肥力等级评价的应用,并开发了一系列的软件APP。期望可以在乡村振
受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201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承担了《巴彦淖尔市100万亩盐碱化耕地治理方案项目》,合同履行期限为2018年3月至2018年4月。根据双方约定,项目完成后在2018年12月前需要出版《巴彦淖尔市盐碱地资源改良与综合利用区划》作为该项目能否通过验收的支撑成果
《土壤修复工程管理与实务》分为6章。第1章为土壤修复概述,包括土壤修复工程的背景、概述及技术分类3方面内容,侧重于对土壤修复的基本了解。第2章为土壤修复法律、法规与标准,以新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为依据,汇总了土壤修复工程涉及的各项条文,侧重于对法律法规的梳理。第3章为场地调查工程技术与装备,对一般场地调查、在产企业自查、
生物炭和秸秆还田对华北农田土壤主要氮循环过程的影响
王克勤、赵雨森、陈奇伯主编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概论(第2版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是根据和草原局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编写计划以及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范畴的不断扩大和新需求的不断出现,在版的基础上修订的新教材,突出针对非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人员的特点,使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水土保持与荒漠
袁可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土壤学家,在他从事土壤科学教育和科研事业70载之际,将他的主要科技论文和成就作了系统的回顾和整理,编写了本书。全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袁可能科技传略,第二部分从土壤调查与土壤养分、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土壤化学三个方面收录了袁可能教授43篇(部)论文(著),内容丰富,特色明显,业绩斐然。本书可供土
本书围绕农业生态系统,以系统结构、功能及其调控为主线,从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评价与优化方法等方面对农业生态学进行了诠释。内容包括农业生态学产生背景、农业生物种群与群落、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农业生态系统的评价与优化、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本书在介绍肥料基本常识、肥料的性质与科学施用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肥料的包装与标识、肥料的登记与管理、肥料的标准、科学购买肥料,以及市场上假冒伪劣肥料的类型、肥料的简易识别、肥料的定性鉴定、常用肥料的鉴别等,以解答广大用户在选购肥料时遇到的难题。本书中穿插“温馨提示”“身边案例”“施用歌谣”“鉴别歌谣”等栏目,体例新颖、
本书面向可持续农业和农田生态安全的战略需求,以环渤海地区为例,依据气候条件、种植制度、土地利用、养分投入情况等要素差异进行了农田地域分区,在项目组开展全区域点位模拟验证的基础上,运用DNDC区域模型和GIS技术系统,对环渤海地区县域尺度农田土壤碳氮平衡进行模拟评价,揭示了环渤海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分布格局及其平衡状况,
《中国土系志》是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土系志为分卷,从不同省份的具体情况出发,上篇论述土壤的成土条件、土壤分类的发展、土壤诊断高级单元、基层分类的建立和制图表达土系数据库的建立及土壤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措施;中篇系统阐述了各土系单元的生境条件,主要性状及生产利用等;下篇介绍全省发生分类的土壤类型与土壤系统分类的参比;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