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福建省烟草种植区的历史气候数据和早春烟及春烟的生长发育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烤烟不同生育期的气候资源分布特征和低温冷害、高温热害、暴雨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了晚稻不同型秋寒灾害和烤烟移栽期的寒害等指标特征,确定烤烟的极优移栽期,建立了合理可行的“烟—稻”耕作制度,有利于烤烟的防灾减灾工作。本书旨在为烟草优质高产提供
本书将四川划分为川西北高原牧区、攀西地区、成都平原及盆周中浅丘区、川东北深丘区、川南山地区5个饲草种植生产区域。结合各生产区域资源禀赋和自然生态特征详细介绍了适宜当地推广的优质饲草及配套的饲草生产利用方式和类型。同时,依据饲草分类介绍了主要优质饲草的特质特性、主要品种、适宜区域、种植利用技术和营养成分。特别地,针对四川
《冬小麦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共分为7章。第1章绪论,介绍农作物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的背景、意义和农作物地上生物量遥感估算研究进展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章阐述了基于冠层高光谱估算作物地上生物量的敏感波段筛选和波宽优选方法;第3章在研究了地面高光谱构建的窄波段植被指数与冬小麦生物量敏感波段中心及其优波段宽度的基础上,对基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跨度大,生态类型多样,实现燕麦饲草高产高效生产存在很多技术问题。为使更多人了解和掌握燕麦饲草种植技术,提高燕麦饲草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商品草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我国北方燕麦主产区栽培历史悠久和地理环境条件优势,著者结合内蒙古自治区(全书简称内蒙古)及周边省(自治区、直辖市)燕麦产区开展的栽培技术研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实施2020年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的通知,具体包括: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配合饲料替代幼杂鱼行动和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为贯彻落实绿色养殖发展理念,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组织编写《绿色水产养殖典型技术模式丛书》(共13本),本书是其中一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与研究》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发展篇,分别对长江中下游地区7省(直辖市)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下篇是研究篇,结合正在进行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并注重吸收、引用国内外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早籼-晚粳双季稻直播稻再生
本专著主要论述了作者基于国家自然科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套作模式下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磷有效性研究(31201169)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紫色丘陵区玉米-大豆套作系统根际解磷菌活化土壤难溶磷的生化机制(31771726)以及四川省博士后基金资助下,多年来在四川盆地范围内(雅安、崇州、仁寿、乐至)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农田生态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分别阐述了气候因子变化对玉米生产的影响,以及相关的栽培调控措施。主要从环境因子(光、温、水和土等)的变化对玉米产量和生长发育及相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环境因子对玉米农田碳氮平衡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针对环境因子变化产生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栽培方式(播期、密度、间套作和留茬方式)进行调控,综述了不同调控方
本书为中药材种植与利用的专业图书。《甘肃省款冬花资源与利用》为甘肃省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款冬花资源调查研究(项目编号GSZYPC2018Z24)成果,是“甘肃大宗中药材资源调查研究”系列丛书之一。全书约7万字,共分为7章,从款冬的生物学特性、本草学研究、生态适宜区划、人工栽培技术、药理作用、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等方面
本书共五章,阐述了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概况,介绍了稻蟹共作、稻鱼共作、稻鳅共作和稻虾共作四种模式的基本概况、产量效益、关键技术和典型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