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对软件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介绍。首先,从人类接触计算讲起,介绍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介绍了软件的定义,编程语言及软件的发展历程,并将软件划分为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中间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最后,结合软件在人类社会中的应用场景,介绍了软件在工业、农业、
本书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以及《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要求编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10操作系统、Word2016文档编辑与排版、Excel2016表格计算与分析、Powe
本书立足于通识教育,以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与社会、计算机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WPS文字编辑、WPS表格处理、WPS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新技术、问题求解与Python语言。本书体系完整,层次清晰,案例丰富。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传输和存储融入了人类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大数据核心价值体现为人们对数据的分析、理解与应用。面对如此海量、高速和异构的数据,仅靠人类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远不能满足价值发现的需要。同时,计算机总是针对最细粒度数据进行迭代优化的求解模式在特定场景下也不能满足数据分析的时限需求。粒计算作为一种模拟人类知
本书编者在对平面设计工作进行充分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将工作项目及任务引入教材编写中,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书遵循读者知识与能力的形成规律,由浅至深设计了11个项目,充分考虑了读者新旧知识与技能的衔接,通过项目导读、学习目标、项目任务、知识技能、项目实施、项目总结、拓展练习等板块,在“做”中学习
本书以基因共表达网络为研究对象,针对传统经典的聚类方法对异构信息网络分析的局限性和目前关于异构信息网络的聚类方法的不足,基于张量分解工具对异构信息网络的聚类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张量的异构信息网络建模方法、一般网络模式的异构信息网络聚类模型、稀疏性约束下的异构信息网络聚类模型、动态异构信息网络中的混合多类型社团发现模
《未来科学家科普分级读物》是一套以激发儿童阅读兴趣为目标的,全方位、多维度、跨学科、分阶梯的、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科普读物。本套为该分级读物的第二辑,包括天文学、脑科学、地理地图学、生物等多学科知识,图文并茂,讲解细致,对于同一个主题,图书尽可能多视角呈现,多层次呈现,多观点呈现,让孩子有机会闻更多的事、见更多事,在阅读
本书共17章,系统全面地讲述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理论和MySQL8.x应用技术,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系统基础,关系模型和数据库的设计,安装和配置MySQL,数据库的操作和字符集,数据类型、表的操作和存储引擎,数据完整性约束,表记录的操作,记录的查询,索引,视图,MySQL编程基础,存储过程、异常处理和游标,触发器和事件,事务
中国数据中心发展蓝皮书(2022)是对中国数据中心的历史沿革、行业状况、发展趋势进行阶段性系统回顾和深入剖析,该书聚焦于2019年-2022年四年间数据中心领域相关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的情况,以主题报告的形式展现内容,分为17个报告,分别阐述数据中心领域的标准、超级计算数据中心、液冷技术、安全保护、节能技术等的现状及趋势。
"本书从职业院校学生理论、技能水平和企业应用实际出发,按照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体例编写,将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相关的知识点和实操技能点分解到不同项目中,力争教师与学生真正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本书共设置了7个实训项目,14个实训任务,每个项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认识YL-335B自动化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