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报告2020-2021》基础上,对该年度24,354份调查问卷样本进行数据梳理和深入分析形成的研究成果。2020-2021年中国司法文明指数指标体系共计10个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并分解为67个问卷题目。本书挖掘的调查数据覆盖到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本书是一部法学学术研究论文集,包括民商事法律、经济法学、刑事法学、诉讼法学、法律适用等内容,具体如下:退役军人优待证使用过程中的法律保障、职场性骚扰雇主责任的判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社会补偿机制的合理化构建、个人信息保护的公私法协同机制研究、网络暴力的法律控制、论党内法规及监察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论个人破产制度建构中如
本书是一部法学学术研究论文集,包括民商事法律、经济法学、刑事法学、诉讼法学、法律适用等内容,具体如下: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相关法律风险及规避探讨,从破产债权人视角看破产受理程序的完善,不动产例外登记的效力及对物支配秩序维护,论医疗损害责任之因果关系及司法鉴定,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制约机制,消费者网络购物反悔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集体协商集体合同工作的基础知识、集体协商主体、集体协商内容、集体协商程序和监督检查、集体协商指导员、集体协商质效评估以及实践中常见的疑难困惑问题等内容,对于各级工会干部熟悉集体协商集体合同专业知识、掌握工作依据和技巧、了解工会在集体协商制度建设中的使命任务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新时代工会干部学习集体
本书结合条文内容、阅读和记笔记习惯,借鉴手账形式、康奈尔笔记方法,将完整刑法条文和笔记习惯相结合,为广大读者轻松学习我国刑法、记录知识要点提供便利。
本书立足于功利主义哲学,以结果无价值论、实质解释论为基本立场,以“质”“量”统一优越利益原理作为立论基础,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实体与程序交叉的研究方法,构建互殴与防卫之实体及程序认定规则体系,为互殴与防卫关系的厘清提供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
本书收录了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全国法院审判业务专家、北京市法院审判业务专家、知名学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代表等65名专家学者组成评审委员会,经过初评、复评、总评三个阶段的评审,最终评选出优秀裁判文书100篇,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0篇、优秀奖40篇。
本书尝试从两方面提供基础性认识,一是针对关键概念,诸如法、法学、法家、狱讼、礼、法、德、刑等进行解说,提供理论基础;二是通过自三皇时代至春秋战国法文化发展中关键节点的考证和解释,展现出中国法文化如何产生并渐次泛政治化、治术化、宗法化、道德化,为理解秦汉以后的传统法文化提供历史基础。
本书是由广州市委政法委主管、广州市法学会主编、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2006年创办,宗旨是结合我国法治建设实践开展应用研究和对策研究,探讨法治建设进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提供法学理论支持和法律对策支撑。《法治论坛》自2008年起入编中国优秀法律学术论文集全文数据库,成为中国学术
本书为刑法工具书,汇编了我国目前所有有效的刑法规范,包括刑法、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以及人大法工委解释性意见等。自2005年出版以来,因编辑方法新颖、实用,查询方法简单、便捷,内容全面、准确,法典与解释各自独立、完整又互相交叉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