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筏夫》描写了20世纪30年代,浙东樟溪地区的少年铁岩消灭敌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铁岩和爸爸接到了转移游击队伤员的任务。为了掩护受伤的爸爸,摆脱敌人的追击,聪明机灵的小铁岩撑着一张灵巧的竹筏,借用水势和地形巧妙地迷惑敌人,把一队敌军全部淹死在水中。他及时把消息送到岩潭岱,使伤病员得到安全转移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该绘本配
《小交通员》改编自陶承的回忆录《我的一家》,描述了小英雄立安从小受到家人革命精神的感召,小小年纪,智斗敌人,帮组织送秘密书信、报纸的故事。书中人物形象鲜明,故事情节生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为更好地引导读者阅读本书,增强阅读的趣味性和参与感,将红色经典绘本打造成“绘读写”系列,基于本书故事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深刻内涵,
《帽子上戴星的人》文本改编自王愿坚的小说《三张纸条》,故事讲述了穷苦孩子兰子独自一人守着自家的南瓜地,遇到前来买粮的红军战士,在与红军战士接触的过程中,内心从恐惧到犹疑再到信任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走进红色经典故事,感知革命文化的优质读物。本书加入了学习活动单,帮助小读者在读读、写写、
故事讲述了名为神冈桐仁的本格推理小说家曾是一位畅销作家,出道十五年的他却因为近年来灵感渐渐枯竭,作品的人气一落千丈,事业陷入了低谷。为了东山再起,他决定酝酿一部惊艳世间的杰作。就在他闭关写作的过程中,竟失手杀死了前来纠缠的情人。一旁言辞刻薄的女编辑冷嘲热讽,讥笑他身为本格推理作家,居然犯下如此低俗草率的谋杀。为了挽回颜
由王伟、薛舒、简平、杨绣丽、默音、哥舒意等十五位上海作家组成的喀什采风团赴喀什开展了"见证新时代,书写喀什情"援疆采风创作活动,本书即此次上海作家赴新疆喀什采风创作作品的集结出版。作家们基于各自的经历,突破自己的认知圈,记录在喀什所体验的生活、所结交的朋友、所看到的美景,描摹喀什地域特色鲜明的、独特的民俗风情,给人以强
本稿是一部偏纪实性小说,通过浙江舟山石龙头渔村几个渔民家庭为代表的渔村故事,展现了近70年的海岛渔民生活和海洋渔业的变迁,及其所反映的时代的变迁。本稿可说是一部海岛渔村发展兴衰的民间史和半个多世纪近海渔业的一个缩影。文稿质量高,可读性强。郑明城及其村邻伙计周富清、施良品等人,世代都是渔民,他们从小过着海岛式生活,海岛就
作家沈嘉禄近两三年撰写的美食随笔集,包括“美食与情思”“美食与传统”“美食与时代”“美食与名人”五个部分。沈嘉禄以一名成熟作家亲身体验的现场感、朴素生动又不乏风趣幽默的笔调,还有上海餐饮烹饪行业首席高级顾问、诸多美食榜单评委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操守,将美食与日常生活、与人情世故、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关系进行深度梳理和文学性表
本书精心编选了2012年全国高考语文福建卷现代文阅读真题篇目《双琴祭》,以及入选中小学试卷的常考篇目《怀念赵大爷》《老水车旁的风景》《阳春面》《鸳鸯劫》《孩子和雁》《清名》《老妪》《玻璃匠和他的儿子》《大兵》等30篇满载家国情怀和人间大义的怀人记事经典文章,以“双琴祭”“老水车旁的风景”“在西线的列车上”三大篇章,勾勒
本书精心编选了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名篇《慈母情深》,以及入选中小学试卷的常考篇目《母亲养蜗牛》《母亲播种过什么》《我的第一支钢笔》《我和橘皮的往事》《温馨的意味》《父亲》《父亲与茶》《普通人》《父亲的遗物》《关于“罐头”的记忆》《兄长》《心灵的花园》等20篇饱含温情与暖意的怀人记事优秀佳作。全书以“慈母情深”“父爱如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5》(精编版)(第三版)是在苏州大学朱栋霖教授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2020》(精编版)(第二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该教材首版于2011年,自出版以来,深受各高校教师学生的欢迎,被广泛采用,年均销量一万册左右。这个教材的突出特点是,将中国现代文学史(1915—1949年)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