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气候变化对南方稻作区水稻生产影响为主线,分析了中国南方水稻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明确了气候变化对南方不同稻作制的可能种植北界和不同稻作制气候适宜度的影响,定量了高低温灾害、气溶胶污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程度,揭示了南方水稻光温产量潜力和产量差时空特征,并以南方一年三熟种植敏感带为例,评估了单双季稻种植的产量、资
为了使花椒生产管理走向科学化、专业化、安全化道路,作者立足实际,结合生产情况,以韩城大红袍花椒管理技术为基础,以渭北花椒物候期为中心,以花椒病虫害发生规律为依据,以椒园管理月事活动为主线,在总结、汇总、探讨、交流的基础上集全站之力编写了《渭北花椒周年管理技术手册》。本书根据节气侯应及花椒特性,按照月份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农
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论述冷型小麦的专著,以对话的形式概括介绍了冷型小麦理论,内容包括三级气候系统、小麦温度型和冷型小麦及普通小麦的潜在库容、小麦叶片逆向衰老、含有动力因素的小麦高产、稳产模式的归结和展望。书中内容是作者及团队三十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得到了8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期稳定的资助,且有重要成果转化。作者采用对话的形式
南阳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处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区,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耕地面积1400多万亩,常年小麦播种面积近1000万亩,素有“中州粮仓”之称。正常年景下,粮食总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11%,全国总产量的1%。和全省相比,南阳小麦种植面积大、单产低,生产潜力巨大。本书共分为六部分:一、
本书对CBD型工业大麻种植的前期准备、初期培育、室内培育、植株分辨、植株克隆、室外培育、植株“训练”、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治、收割及后期处理等进行了阐述。
本书主要是关于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辽宁半干旱半湿润区雨养玉米、灌溉粳稻规模机械化丰产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我国玉米水稻规模化机械化基本情况、玉米水稻增产技术基础、玉米水稻病虫草害防治技术、玉米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玉米水稻各生育阶段管理要点及辽宁玉米水稻主产区规模化机械化生产情况,书末还附录
全书分8册,共约500万字,325印张,5200页,全彩色印刷。全书内容分为14章,系统介绍了每一种植物中名、学名、科名、别名、俗名、植物学特征、生境、入药部位、临床应用及采收季节等。对于重点药材,还介绍了用量及附方等。全书收录东北药用植物220科、787属、1816种、74变种(藻类植物:13科、14属、17种;菌类
本书为内蒙古民族大学王晓东的独著,详细探讨和分析了1950—2000年代我国玉米品种及其亲本自交系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产量**优势、干物质积累特性、生理特性及品质的演变规律,分析其产量增益的变化,揭示不同年代品种各性状的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进一步探索提高玉米产量的育种思路和技术路线,为今后选育高产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本书共分六章,包括:“罗平烟叶生产情况调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基于‘双喜’品牌对基地烟叶精准需求管理体系的研究”“罗平基地单元精益、精准生产技术体系研究”“罗平烟区烟农专业化合作社的精益化管理模式研究”等内容。
本书以富硒农业及大豆富硒为中心,系统阐述了富硒农业和富硒大豆种植的基本知识、基本规范和常用的富硒大豆种植方法,在总结了多年富硒大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黑土培肥、有机替代、化肥减施形成一套新的方法、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本书的特点在于融合了土壤肥料、耕作栽培、植物保护等多学科的汇交,并吸收了常规种植模式的基础理论内容,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