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观、全面、系统地记录2016年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本书的内容框架主要包括理论进展篇、基础建设篇、应用进展篇、地方建设篇、企业推进篇、发展政策篇、专家视点篇、专题调研篇、大事记篇,共9篇37章。报告将全面反映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状况,为业界提供全面反映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进程的详实资料,适合农业信息技术和农村信息化相
本书共6章,包,测土配方施肥基础、配方施肥中的肥料试验、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经济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蔬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果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实施等内容。
从2007年3月份开始,经多年努力、不断完善与修改,圆满地完成了农业部项目所规定的各项任务。这次调查工作,共采集测试耕地土壤样本32000个,其中旱田28000个,水田4000个,耕地地力监测点960个。完成肇东市耕地地力等级图、土壤养分图等数字化成果图件20余份;并建立了肇东市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在文字材料方面,除
本书内容包括:农作物面积遥感研究背景;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数据源;基于高分数据的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总体技术路线;农作物面积遥感监测影像预处理技术研究等。
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简要介绍福建省土壤的成土环境、主要土壤形成过程、土壤分类研究的历史及主要土壤类型的诊断依据与标准;介绍土族和土系的鉴定与划分的方法及土系记录的规范。下篇从各土系的高级分类单元归属、分布与环境条件、特征与变幅、代表性单个土体、对比土系及利用性能综述等方面,对福建省新建立的157个土系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书详细论述了坡沟系统条件下植被对坡面水蚀的调控作用,以及流域和坡沟系统尺度下重力侵蚀发生发展过程机理等问题。
本书从当前国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相关工作研究进展出发,归纳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相关理论与方法,以广东省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相关项目为实证案例,从耕地质量的评价、建设、监测、信息管理四个方面,系统、详细地阐述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目标、内容及具体的实施过程,并结合我国耕地管理的主要工作——土地登记、土地征用与土地流转,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自然与农业生产概况,第二章为立地条件状况与农业基础设施,第三章为耕地地力评价方法与步骤,第四章为耕地土壤属性,第五章为耕地地力,第六章为中低产耕地划分与改良,第七章为对策与建议。另外,还有专题报告和附录等相关内容。
农业谚语
《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根据全国高等院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课程要求,结合我国目前在水土保持规划设计行业和领域新的规程规范和进展,从水土保持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水土保持总体规划、综合治理规划、预防规划、监测规划、监督管理规划和小流域规划设计、水土保持措施初步设计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