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综合评述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收集了多站点气象数据,利用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的全球气候模式(GCM)平均数据,结合气候数据统计降尺度模型(NWAI-WG),估算了历史和未来时期(2022~2100年)作物生育期不同时间尺度下的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和土壤水分亏缺指数(SMDI),
农作物生产技术
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介绍了作物田间研究的实验方法,包括作物田间试验设计原则、作物生长发育基本研究方法以及作物田间调查抽样与分析方法;第二章介绍了作物田间调查的具体方法,包括大田作物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农艺性状调查,以及产品器官分化发育过程的观察方法;第三章介绍了作物生长发育相关指标的测定方法,包括作物生长及代谢的多个关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好儿要好娘,好种多打粮”“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在“一粒种子”上下功夫、做文章,不只是要把饭碗端得更牢,也是为了让国人吃得更好。码上学举例向读者叙述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甘薯育种与品种利用概况,及如何通过选择不一样的种子,生产出不一样的结果。
本书为农业类图书。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叙述了20种贮粮害虫的主要习性、危害、识别方法,以及家庭贮粮害虫及处理、农户贮粮方法及害虫防治措施、国有粮库贮粮概况等。码上学的内容为常见粮食的贮藏方法,如常规农法贮藏、密闭贮藏、低温贮藏、环流熏蒸贮藏、自然缺氧贮藏、拌和防护剂贮藏、热密闭贮藏技术等,及家庭农场或专业合作社(简称农
种业振兴核心是创新,关键在品种。2024年是种业振兴行动由“三年打基础”转入“五年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为全面总结梳理种业振兴“三年打基础”的成效,准确反映29种登记作物品种创新应用进展,为特色作物种业提供技术支撑,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编写出版《2020年登记作物品种发展报告》基础上,于今
本书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梳理了近现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弊病及人们在自然农法上所做的探索,整理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对近现代农业耕作的作用及其存在的弊端;第二,由此引出立体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基本要求、主要内容以及和传统保护性耕作技术相比存在优势;第三,提出了立体保护性免耕的创新解决方案,对该种创新方案技术原理、关键技术、技
全书概述了云南农作物地方品种资源发展变化、地方品种保存现状,重点介绍了当前仍在种植的202份地方品种(类型覆盖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和其他特色农作物)的当地称谓(名称)、学名、采集地、主要特征特性、优异性状与利用价值及保护措施等。
《绿色产品生产技术》是一部系统介绍绿色农业生产的专业图书,它为广大农业生产者和研究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生态农业生产解决方案。本书力求通过科学的理念和实用的技术,引导农业生产走向一个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未来。书中首先对“绿色农产品及其来源”进行了详尽的解释,明确了绿色农产品的定义、标准以及如何从自然中获取和培育这样的产品。接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以新版ISTA《国际种子检验规程》和我国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3543)》为依据,在多年从事种子检验教学科研实践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全书分10章,包括绪论、扦样、种子净度分析、种子发芽试验、种子生活力与活力测定、品种真实性及品种纯度测定、田间检验与田间小区种植鉴定、种子水分测定、种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