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旨在研究药用植物的遗传与变异规律。本学科围绕药用植物特异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从分子水平探讨药用植物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与变异的机制,解析其在生长发育及环境响应过程中遗传信息传递、表达与调控的分子机制,为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高效利用提供基础理论与方法支撑。陈士林院士团队总结药用植物遗
《灵芝化学与应用研究》主要介绍灵芝各种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结构鉴定方法和实例,质量控制方法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等,同时,综述灵芝各种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和临床使用情况。此外,对灵芝孢子粉和灵芝孢子油的制备方法、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及临床使用也做了专门介绍。《灵芝化学与应用研究》可供从事灵芝科研、生产、推广等工作者
本书将集成《中国植物志》、《FloraofChina》、《中国经济植物志》等主要志书中我国分布的、明确记录有纤维用途的野生经济纤维植物物种信息,形成一个最全面、系统的野生经济纤维植物物种名录,提供相关植物物种的中文名、拉丁名,所从属的科中文名、科拉丁名、属中文名和属拉丁名,简要介绍相关物种的生活习性、花果期、国内分布和
绿色农业技术是实现高产、高效、高质、高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本书以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为研究背景,基于农户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利用新疆33个县(市)、团(农)场863户棉花种植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构建了“技术认知—采纳意愿—采纳行为—激励政策”的理论逻辑分析框架,综合运用熵值法
本书是依托河南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经费资金项目,全面介绍大别山大型真菌资源现状的自然科学类著作,集科学性、创新性和科普性于一体,有较高的出版价值。书中分门别类收录大别山大型真菌324种,对每个物种分类、形态、生态分布等做了详细记述,并提供了每个物种的彩色样本照片,编排层次分明,图文并茂,通俗易懂,是一部能为真菌资源研究、
人参,是“东北三宝”之一,是中华文明瑰宝。鲜人参容易腐烂,难储存,之所以能够走出神山圣水长白山,成为世界文化财富,离不开红参的炮制。红参是人参的熟制品,其炮制历史可追溯至千年前的南北朝刘宋时期,是人参流布四方、光耀世界的重要载体。然而,历史上如此辉煌灿烂的人参,为什么到现代却黯淡无光? 曹保明先生在重走东北
《药赏食兼用植物图鉴230种》收录了230种常见的观赏兼食用的药用植物,编者结合三十多年的科研和工作经验,对每种植物介绍了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药用功效、食用方法、观赏价值及园林应用,是一本集观赏兼食用、园林设计应用、药用介绍于一体的科学性、趣味性、实用性较强的植物类科普读物。每种植物均配有3~5张高清彩色图片,图文并
本书技术内容新颖、先进、实用,倡导机械化作业和使用新型栽培基质、环保型灭菌设施,倡导安全预防病虫害,体现轻简化绿色生态栽培特点;对专业术语加以科学注释,文字图表并茂、通俗易懂。适合广大基层农技人员、灵芝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等学习、参考和借鉴。
本书共编目出版甜菜种质资源1863份,其中资源来源于阿尔巴尼亚1份,奥地利5份,保加利亚2份,比利时8份,波兰90份,朝鲜4份,丹麦6份,德国33份,俄罗斯2份,法国10份,荷兰32份,加拿大4份,捷克16份,罗马尼亚17份,美国147份,南斯拉夫1份,苏联89份,日本87份,瑞典19份,匈牙利16份,叙利亚1份,伊朗
本书简要介绍了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现状,分析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突出显示了机械化制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作者从2012年以来开展的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包括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播种与插秧技术、农用无人机喷施赤霉素和辅助授粉技术、杂交水稻种子机械干燥技术及杂交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