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玉石的物理生成与中华民族形成的关系(玉之成),玉器发展的历史与中华人文历史的关系(玉之史),玉文化中蕴含的艺术审美思想(玉之美),玉器比德于玉的品格(玉之德),玉文化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以及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作用(玉之和)五个方面立体建构了中华"玉
《明韵》一部中,“明韵”与“家青制器”各占一半,《明韵2:田家青设计家具作品集》则以“家青制器”为主,采用书画长卷之势,卷前语为引首,分为六个章节,卷终以钤章收尾,共收入木器作品35件,鸿篇巨制如大榻、画案,文房掌玩如镇纸、笔插,朴雅清新如桌凳屏架之类,考验雕工的如“向清宫造办处致敬”等诸品,一一随卷展开,是作者近十余
《橙子珠宝设计画册1/黄橙紫系列丛书》的每一幅作品的创作过程都详细地发布在“橙子微课堂”,既让读者以便捷的方式鉴赏原创作品,又将珠宝设计技巧化整为零,方便读者以碎片化的方式学习。
中国自古就有赏石的传统,在《尚书禹贡》中即有关于青州贡品铅松怪石的记载。其后历代不绝。隋唐至宋代,赏石、玩石已蔚然成风,米芾、苏轼、欧阳修、王安石等名士都积极投身于品评、欣赏奇石的活动中。《素园石谱》共收集各种名石一百零二种(类),计二百四十九幅大小石画,被公认为是迄今傅世*早、篇幅*宏的一本画石谱录。本书*的特点是图
《欧洲现代绘画》共三册,主要编选20世纪欧洲具有前卫和先锋特色,与传统美术分道扬镳的各种美术思潮和流派的现代绘画艺术大师及其作品。本册为《欧洲现代绘画》之三,主要编选以毕加索为首的立体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等现代绘画大师的作品。
王欣夫先生是现代著名的版本目录学家,藏书极富。本书为其所藏的善本书提要,共收书约1000余种,这些藏书中稿本约为100多种,大多为清代学者著作,如清王舟瑶《宋蜀大字本史记校勘记》、王澍《积书摹左帖》等;抄本约400多种;其中*有价值的当推经过名家手校或录有学者校语的批校本,约200种,如黄丕烈手校的《五代史补》、《五代
《普洱春秋》作者多年经营和潜心研究,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了普洱茶的历史价值、文物价值和品饮价值,并提出“喝老茶,藏新茶”的理念,相信对我们进一步了解普洱茶历史和弘扬普洱茶文化、传播普洱茶知识、让普洱茶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是大有裨益的。
《闽茶文献丛刊》是福建省图书馆以馆藏资料为主选辑编纂的一部有关茶文献的汇编。全书共计收入47种历代闽茶文献,其中古籍4种,民国文献29种,其余14种则系新中国成立后的本子。古籍中负盛名的闽茶文献当为北宋熊蕃所著的《宣和北苑贡茶录》暨赵汝砺撰《北苑别录》,清嘉庆四年桐川顾氏刻本,图文并茂,为我们保留了珍贵的龙凤贡茶图式。
本书共收录古籍700余种、图版1400余幅,分为六册,前五册为图版,第六册为叙录。图版部分全部彩色印刷,选取各个时期、各种方式印刷的有代表性的古籍书影,叙录部分是对所选图版原书的介绍。本书将全面反映中国古代印刷的辉煌成就,不啻一部图录式的出版史;为印刷术研究者提供技术发明、演进、发展、成熟的影印实物标本;为版本学研究者
饮食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民以食为天,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一个传统的饮食文明与其它文明共同在历史中轮回。每个地区都有与众不同的饮食习惯和味觉倾向,而各自将这些精妙的技艺发展成了一种习俗,一种文化,这使得无数食客流连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在亚洲的东方一个拥有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度,那里有令人垂涎的山珍,那里有令人回肠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