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古玉发展简史、古玉制作过程、古玉收藏中的常见问题、古玉认识的四个误区、孔道痕迹真伪鉴别、古玉表象特征有哪些、古玉入土特征有哪些、古玉鉴定核心三联法、全国仿古玉分布及造假方式。
《磁县志(1999-2018)》由磁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系统记述了1999-2018年间,磁县在河北省邯郸市的领导下,磁县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的发展和成果,以及磁县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进程。全书内容翔实丰富,结构合理,体例规范,质量较高,具有鲜明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书稿可
《上海市级专志·上海科学院志》为上海市二轮规划市级志书项目中事业单位专志中的一本,该志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全面、准确地记述上海科学院自成立以来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用史实说话,努力体现学院的历史传统与特色
《中国汉画大图典》以我国历年出土发掘的汉代雕塑和画绘作品为基础,整理汇集出约13000个汉画图像艺术单元,分门别类,形成一套七卷本的以图为字,用图像来解读先秦及汉代社会和文化的图书。本图典一至六卷的图像采自画像石、画像砖、铜镜、瓦当、肖像印等实物之拓片,并辅以门类述要、专题文章等作为说明和补充。这六卷内容分别为人物故事
人类已有200万年的历史,而文献历史学仅研究了人类全部历史的0.2%,没有考古学我们就无从了解人类在没有书写文字的年代,所发生的演化与变迁。当时的人类并未使用文字,因此并未留下关于他们自身的文字记录以供我们研究。人类历史的99.8%需要考古学去解决,考古就是对“哑巴文物”的语言翻译。考古学提供的信息不仅远比典籍文字史料
本书是一部古籍整理类图书,主要整理冈白驹《史记觹》、中井积德《史记雕题》、皆川愿《太史公助字法》等著作,随着清代考据学著作在江户中期传入日本,江户考证学派在疏解《史记》时亦以考释字词音义、阐释典章制度、辨证地理等作为重要内容,本书即展现江户考证学派的《史记》文献成果。通过和刻《史记》文献的整理、汇编工作,妥善保存中华民
书稿为论文集,是2004年至2019年,任职于世界历史研究所老师的论文结集出版。论文均已发表。书稿分五卷,分别是“古代中世纪研究”“俄罗斯中亚”“欧美史研究”“亚非拉研究”“史学理论研究”。书稿主要包括了以下文章:易建平《关于国家定义的重新认识》、刘健《赫梯基拉姆节日活动的仪式特征及其功能》、吕厚量《雅典古典时期的埃菲
简要记述日照市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变化和成就。
《汗青堂丛书100·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本书的研究主题是从1636年大清成为国号到1912年溥仪退位为止的近三百年间,清朝的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作者将清朝置于历史和全球视野中,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是如何看待世界的;他们的观点是如何在他们的制度、物质文化和习俗中表现出来的。在清朝文化完全
本书将散存于现存清代文集、笔记、碑传资料等文献中的人物传记资料予以萃编成刊,精选对清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有重要影响的名家毛奇龄、阎若璩、翁方纲、姚鼐、洪亮吉、阮元、李鸿章、曾国藩等人物传记资料外,还涉及重要的释道人物,共计6千七百余人、7000余篇传记资料。同时我们还将将精心编制所涉及的传主姓氏笔画索引、作者姓氏笔画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