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新发现的原石拓片,这类拓片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初步推断为南北朝至大唐时期的拓片,此次公开出版将为我国书法研究者提供确切的考证依据,也是对书法史研究类作品的一个有利补充,具有相当高的文史价值。
奉系军阀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主要派系之一。它发迹于清末民初的乱世之秋,崛起于民国早期的动荡时期。主政东北之后,又多次称兵关内,问鼎中原,几度操纵北京政权,其首领张作霖还登上了*陆海军大元帅的高位,成了北洋政府的末代国家元首。 关于奉系军阀史的研究,在北洋军阀史和民国史的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向来为海内外学术界特别是东北
从清末改理藩院为理藩部,民国伊始成立蒙藏事务局,再到后来的蒙藏委员会,清政府及民国党政机关设立了处理边疆、民族事务相应机构。对边疆地区施政,既有省制区划的调整,又有民族上层人士利用。较有特色的是着眼于培养人才的边疆教育、了解边情的边疆调查以及边疆政策制订等等,这些在巩固中国边疆过程中留下深远影响。 近年来民国边疆施政
1911年,张尔田发表了他的《史微》一书,这本书积清朝二百年学术之大成,揭示了中华原文明的本质。本书为考镜六艺及诸子学术流变而作,分八卷三十八篇,附篇四。卷一以史学为六艺、诸子之源,及史官沿革。其余各卷分论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术、“五经”宗旨等,力求恢复其本来面目。其所引据,多秦典籍,于清代学者之说则唯取章
中国地方志的编修历史较为久远,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编修理论、方法等。这些理论、方法及与方志相关的文化含义在方志编修者的序、跋中多可找到重要参考。本丛刊收录的主要是《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和其他方志丛刊著录和收录的、现可见的方志之序、跋,旨在将历代方志所载序跋网罗一帙,尤其是由纂修者和名家撰写的序和跋,尽量收入其中。在编排
本书按时间顺序,收录了两宋时期1000多篇寺院碑文文献。这些文献的作者大多为当时著名的文人、学者,如徐铉、王禹偁、范仲淹等,涉及两宋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其所蕴含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事实上,宋代寺院碑文的辑录,不仅关乎思想史,同时也具有更大范围的史学价值。寺院碑文承载着
《北京旧志集成·房山县志辑》收录历代官修房山、良乡县志,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以及民国各历史时期的旧地方志进行整理出版,包括《(万历)房山县志》八卷、《(康熙)房山县志》十卷、《(康熙)房山县续志》一卷等。
《北京旧志集成·顺天府志辑》褒集历代官修顺天府志,较为完整地对北京地区传承至今的明清以及民国各历史时期的旧地方志进行整理出版,主要包括《(永乐)顺天府志》不分卷、《(万历)顺天府志》六卷、《(康熙)顺天府志》八卷。
《今注本二十四史》是对中国古代正史进行大规模校勘、注释的文献整理项目。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形成一套能够反映当代学术水准、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供学术助益的二十四史权威版本。《今注本二十四史》项目全书设总编纂一人,执行总编纂二人,另设学术领导小组总体督导。总编纂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政烺先生
《文化阳谷·乡村记忆》系列丛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指示精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