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志志首为编纂机构人员名单、地图、文前彩照、凡例、目录、总述、大事记。设分类志26编,志按照“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采用科学分类和现实社会分工相结合的方法横排门类,以类系事,纵述史实,依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人物等顺序列置,按编、章、节、目排列,部分目下设子目。志末设附录、编后记。
本书采用志记、述、表、录、图等题材,记录鄂城区境的地名地情。内容包括:总编、城镇街巷、交通运输水电设施、自然地理实体、名胜古迹纪念地、专业部门、地域特色品牌、地名艺文、地名管理等。
《文化阳谷·乡村记忆》系列丛书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指示精神,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本书收录长沙五一广场东汉简牍400余枚,包括简牍的红外图版和彩色图版、释文以及相关的说明。其内容是东汉中期长沙地方政府的官方档案文书,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法律、军事等诸多领域。
悬泉汉简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点之一,其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政治、法律、经济、交通、历史、地理、语言、文献等诸多方面。
此版《江城名迹记》据清代陈新德辑,乾隆二十三年(1758)京山堂刻本陈弘绪《江城名迹》和清刻本涂兰玉《补江城名迹记》影印,《江城名迹》是明末清初文人陈弘绪所撰的史料笔记,分上下卷,卷上为考古,卷下为证今,全书对南昌府城内外的楼观祠宇、梵刹园亭各类胜迹都有记述,序次条理清晰、内容详备、记述生动、考证精核,此书后收入清代《
本书稿对1991-2010年期间江西省社会科学事业的改革发展状况进行了记述,反映了江西全省社会科学事业探索创新的历史进程,对与社会科学事业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和主要工作内容一并做记述。对在这跨世纪的时间维度内,全系统与全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势相契合,大跨越、大发展的背景下,全系统及下属各机构的组成、变更,主要领导的任职情况
本书按照“事以类聚、类为一志”的基本要求,设置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五大部类,政区、自然环境、人口、土地、城乡建设、水利、环境保护、经济总情、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财政税务、综合经济管理、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地方人民政府、地方人民政协、民主党派工商联、各类组
本书设概述、大事记、农牧林渔业及扶贫开发、综合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物价管理、党政群团、公检法司及人民武装、综合政务管理、人物等类目。本志上限1986年,下限2005年。为弥补上部志书的不足,保证事件的完整性,个别内容适当上溯或下延。大事记以编年体为主、兼用纪事本末体。各项事业的记述采取编、章、节、目相结合的结构体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