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浙江续通志稿》自1914年,由浙江省通志局开始编纂,嘉兴沈曾植任总纂,专门筹建了编纂班子,钱塘吴庆坻任总阅,秀水金蓉镜为纂修,永嘉徐定超为提調,并于各县设采访若干人,专事采集资料。这部方志还集合了朱祖谋、章梫、王国维、朱福清、陶葆廉、刘承幹等知名浙籍学者。编纂工作至1922年,基本废止。惜后来数百册清稿与征访稿散
中国古史研究,源远流长,其中地理是研究中重要部分之一。地理考据盛于清而肇于宋,清儒重考据之用,故各式考略、补释,屡见不鲜。清朝舆地之学,发展已臻古代舆地学之盛,当无疑议:清朝地理学典籍,无论研究思路、方法,或纯论地理思想,均对古代地理学有继承、发展之功。有清一代学人,既以释地、考订、纪实之作,大量增补正史阙略之地理志书
此公报充分体现新旧制度的变革,而且分类汇编,方便学者使用。民国元年五月一日北洋政府公报发行之日起至民国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共950册基本都编入本书,以事为纲,计七十四类、五千余篇,述民初故事甚详。作为原始文献,对民国时期历史各个层面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依据和佐证。所列类别:民国约法大总统选举法约法会议议会造法机关参政院政
据咸丰八年有嘉树轩刻初印本影印。是书乃作者嘉庆间入翰林院后二十余年,搜求当代硕儒学者名流纪事,至道光八年病殁,积为稿本十一册,后经门人王藻厘定,咸丰八年刊行于世。收清代名家四百余人,所採皆正史、碑志及各家著述,记学术交游、著述大概,究各家源流,为清代思想史、学术史研究之重要参考书。
方镇即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方镇的负责人,总揽一方的军政大权的地方长官。汉之州牧、唐之节度使、清代的总督巡抚均是。此书将汉末的州牧到清代的督抚,分作方镇年表二十二篇。表的内容,先分朝代,再分区域;表的形式,上栏纪年,中栏纪人,下栏纪事;附以必要考证。本书据民国辽海书社铅字本影印,包括汉季方镇年表、三国方镇年表
《福建省志辑》汇辑福建历代(截至1949年)所编的省、府(州)、县三级地方志书,是从历代刊刻的81个刊本中精心筛选出的珍贵文献,其中有许多版本来自海内外孤本、善本和珍本。其中万历四十四年的《闽书》等,为明代佳志、名志。清雍正《福建通志》(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流失在海外的日本、美国等地,而在国内销声匿迹,本项
《传家: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被称为\"美的百科全书\",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艺术的集大成者。事实上姚任祥女士创作这套书的动机,只是为了\"传家\"--向自己的三个孩子传递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很多读者第一次知道《传家》,多是通过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栏目。2011年4月底,姚任祥女士在《天天向上》演播室向观众介绍\"精美如斯\
先生归来·张宗祥和他的时代
《东晋南北朝舆地表》约成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以纪年为经,以朝代为纬,考订了从晋惠帝太安二年(303)至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共计306年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朝时期的舆地沿革。全书广征博引,钩稽毫发,穷极幼眇,可称杰构,是一部颇为实用的历史地理工具书。该
古都郑州历史悠久,文化荟萃,丰富的历代碑刻是极为重要的特色资源之一。这些碑刻,上自汉代,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金元,下迄明清和民国,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内容丰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郑州历代碑刻汇选》丛书,从郑州千余件碑刻拓片中遴选出近两百件套汇集成册,供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进行学习参考。这套书的整理出版,不仅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