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昆先哲遗书》,又名《太昆先哲遗书首集》,俞庆恩编辑并刊印。本书编辑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民国二十年全部刊刻完毕,俞氏本来有意刊刻续集,却在刊刻完成前的一年病逝,未能如愿。本书收录的都是江苏太仓、昆山两地先贤的著作,共收录九种书,《从先维俗议》《吴梅村先生编年诗笺注》《爱莲居诗钞》《浣花庐诗钞赋钞》《学庸讲义》
宋翟耆年著《籀史》是著录和考释金石铭文的著作。成书于南宋初年,原有上下两卷,后下卷散佚。书中多载金石款识,篆隶尤多,后皆附论说予以考释。又著录宋代金石学著作颇详,其中多有佚失不存者,赖此书犹存梗概。故为研究宋代金石学和文字学的重要文献之一。今以乾隆四十年抄本为底本,范景中、周小英教授据惠栋抄本、四库全书本、刘燕庭味经书
本汇编尽量搜集现存1911年前的各种正史、别史、方志、档案、碑刻、游记及调查材料中有关15种民族的汉文、汉译资料,从先秦到清末,把分散于不同文献中的相关史料集中组合,标点分段,分类汇编,与相关民族无直接联系者尽量不用。其中将较大民族按源流分布、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
《日本侵华军事密档·侵占台湾》,全书共64册,于2016年被批准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2018年度被列入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本书由现任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汤重南先生和福建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刘传标先生担任主编。本书是根据美国保存的日本档案缩微胶卷、
本书辑录南京国民政府抗日战争时期的财政经济档案资料,分为三大部分:(一)农业;(二)商业;(三)交通运输。这些档案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民国期间的农业、商业、交通运输情况,对研究民国时期的财政经济、交通运输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书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览的集结。展览汇集了焦家遗址*新的考古发掘成果,精选了其中230余件玉器、陶器等遗存代表,是这些国宝首次以最全的阵容集中向公众亮相。展品中有玉钺、玉刀等大型礼器,也有形式精美的玉器饰品,更有富有生活气息的日用器皿。在远古时期,它们可能是至高无上的王权的象征,或者财
敦煌遗书是二十世纪初叶被发现的文化遗产,其书写时间,上始于三国两晋时期,下限晚可到两宋、西夏阶段,是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文化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源。由于历史的原因,敦煌文献自其被发现开始就散落于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海内外保存和收藏的敦煌文献约五万件。但是,敦煌藏经洞所出土的文献到底有多少,至今也难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数字。
《全宋笔记》是一套兼具史料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大型文献整理丛书,是一部经过系统整理、收罗齐全的宋人笔记总汇,共收录宋人笔记四百七十余种,内容涉及宋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方方面面。本丛书规模大,收书齐全,学术价值高,每部笔记的整理均有点校说明及校勘记,点校说明简要介绍作者生平、成书经过、书本内容、版本源流、所用底本及校勘
本书是重庆市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成果的汇总整理,涵盖了本次普查的陶器、瓷器、书法绘画等35个文物类别,从1482489件藏品中遴选出1000余件文物,分六卷(标本化石;陶瓷、石刻、砖瓦;书画、碑帖、古籍;金属器;工艺、文玩;近现代文物)进行编著,内容丰富,是对全市国有文物珍品的一次群集荟萃以及文物价值的综述。入选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分藏于甘肃各地博物馆。《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全部甘肃所藏收录出版。配合我社正在进行的法藏、英藏敦煌藏文文献,将基本完整重现敦煌藏经洞流出的藏文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