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编纂地理文献的优良传统,这些地理文献或为志,或为图,或为记,或为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与人文风貌的重要资料。在我国历代官修或私纂的大量地理文献中,有相当一部分因诸多原因散播海外,尤其以邻国日本所存最为丰富。这些文献版本珍稀,既有中国历代刻本或钞本,也有日本和朝鲜的刻本或钞本等
明清祀孔文献辑刊(全52册)
本书为山东龙口归城周代遗址中美联合考古调查和试掘的中英文双语考古科学报告,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分为十章,集中总结归城周代城址2007年到2011年中美联合调查的收获,并就有关方面进行研究。下编包括五章,总结归城乃至龙口地区1896年至2006年之间已有的考古发现,主要是青铜器和玉器的发现。另包括附录三篇,报告归城遗址的
细菌实验室及特设监狱系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研制和活人实验的犯罪核心部门,本书即是反映该遗址发掘与研究的考古专题报告。报告主要分上下两编:上编以丰富的*手发掘资料,详细地介绍了细菌实验室、特设监狱、中心走廊及庭院等各种遗迹现象和出土遗物,尤以爆炸穴点和掩埋灰坑的发现备受关注;下编通过科学测定、模拟实验的数据分析,
汉籍是以汉字书写而成的典籍。由于受古代中国汉文化圈的影响,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许多用汉文书写或刊刻、钞录的书籍,以及中国大量汉籍传入上述国家和地区,充分反映了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历史过程和巨大影响,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这其中,中日两国的汉籍文化交流非常具有代表性,并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许多日本藏汉
《百年大生企业号信》,对南通市档案馆藏大生企业与大生驻沪事务所往来号信档案进行了系统整理。这些档案尘封在南通市档案馆已经半个多世纪,因所记内容琐碎庞杂,且多为毛笔行草,较难辨认,一直以来未被开发利用。这是首次整理出版公开,对研究近代著名企业——大生企业及近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档案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蓝田北宋吕氏家族墓园位于陕西省蓝田县三里镇五里头村,园内有家庙、神道、石刻、兆沟等完整墓园配置,北部是家族墓地墓园形制呈东北高西南低、东北宽西南窄“倒置酒瓶”状,入口开于西南端,周围环绕兆沟。家庙位于墓园入口之北,属吕氏族人祭祀场所,始建于墓园落成之时,延续使用时间长达近千年。神道是连接家庙与墓葬群的通道,居于墓园中轴
1996—2017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藏金石拓本菁华(续编)
《吕思勉史学经典(历史系套装共10册)》为吕思勉史学经典专著,探寻中国历史的总相。本套收录了通史类的《白话本国史》《中国通史》,断代史类的《先秦史》《秦汉史》《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中国近代史》,专史类的《中国文化史》《中国政治思想史》。
中国古代典籍所记载的羊同,即吐蕃文献和藏文史料中的象雄,一般以为是曾经活动在青藏高原西部和北部的一个古代部落或部落联盟,其历史年代约在公元四世纪到七世纪中叶,而传说年代则可上溯至公元纪年之前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