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文化大典》是俄罗斯近些年汉学研究集大成之作,共六卷。其《艺术卷》由八个部分组成,甲部:概论,乙部:建筑,丙部:造型艺术与美学思想,丁部:工艺美术与工艺品,戊部:音乐、舞蹈、戏剧、杂技和电影,己部:程式类艺术,庚部:俄罗斯的中国艺术研究,辛部:词条。全书通过这八大部分对中国艺术和艺术文化进行全方位解读,反映了当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是俄罗斯近些年汉学研究集大成之作,共六卷。其《科学·技术和军事思想·卫生和教育卷》由甲部概论、乙部词条两大部分构成。甲部对“中国传统科学的特点”“工具科学”“天象学”“物理学”“音乐声学”“关于地球的科学”“方法论科学”“数学”“天象学”“天文学”“物理学”“音乐学”“地质学与邻近学科”“工程思想”
本书主要分为四册:第一册:河北省明长城资源概况。介绍河北省明长城资源分布的自然地理与地貌特征、历史及主要结构特征、以往长城调查和保护管理情况、此次长城资源调查的背景和实施情况。第二册:长城资源调查主要成果。通过长城资源调查数据库进行整理和分析,梳理河北省明长城保存现状、分布与走向、本体与相关遗存保存现状、数据统计、数据
叶圣陶日记始于1910年,留存下来有1910年11月至1916年5月,1939年5月至1988年2月,前后共55年约有700多万字。作为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日记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我国现代日记中,就“量”而言,像叶圣陶日记这样年代长久、且不间断(1939年5月至1988年2
故宫是一个伟大而神秘的存在。论其伟大,故宫作为世界范围内规模极其庞大、保存极为完善的古建筑群,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兴衰变迁,是中华文化的文明象征和璀璨结晶。谈其神秘,我们今天所能观览到的规模宏伟的建筑群落远非故宫的完整体,不少区域依然未对公众开放。而位于中国古代权力中枢的故宫也有太多的历史过往和未解之谜等待进一步研究与探寻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审读审核通过后同意安排出版。全书收录北魏至宋代不同时期的佛造像和菩萨造像。其中既有完整的佛三尊像、菩萨立像、力士立像等,也有佛头像、佛像背屏等标本件。每一件都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排列脉络清晰,对于了解佛教东传以来佛造像的不同变化有一定意义。在佛造像这个主题下,通过不同时代的造像工艺、造像审美,可以直
本书为影印本,共收录了晋、唐、宋、元、明、清至民国时期的西行文献百余册(种,函),如《穆天子传》《青唐录》《塞北纪程》《天山歌》等。这些文献囊括了晋至民国时期的一些历史人物自内地到达或者经过西北、西南地区求法、出使、任职、考察、游历时所留下的纪行文字。这些著述的文体包括行记、杂记、日记、纪要、调查报告等多种形式,内容丰
《罗马史》是一部有关古罗马的鸿篇巨制,详尽叙述了自远古至共和国末期一千多年的罗马历史,涉及罗马内政、外交、法律、财政、文学、风俗等,阐明了罗马共和国从偏于一隅的弹丸小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国的过程及其原因。《罗马史》这部巨著是蒙森于1854年至1886年在德国三所大学任教期间,历时30余年艰辛写作而成。作为一部享誉世
本书由张大可、韩兆琦等多位学者教授共同点校注译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正文以清代胡克家本为底本,参考章钰校记与当今研究成果厘定文字。每卷开头皆有“题解”,指出该卷大事内容,“章旨”则以注释段落首尾完备的大事件为单元,述与评结合,提示重要史事。“注释”详尽明确、“校记”勘校严谨、“语译”通顺流畅。卷末则有“研析”,评
先秦钱币,即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出现的货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是由原始社会经济发展到奴隶社会经济,再发展到早期封建制经济的纽带,也是中国古代货币由产生到发展,直至统一于方孔圜钱的重要史料。本书为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厚积薄发之作,图文并蓄,收录了先秦各个体系的货币,将每一类、每一种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