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至少开拓于春秋战国时期,这条惊险奇绝的古道可以说是人类筑路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文化的奇迹。蜀道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道路之一,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道,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古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以金牛道为代表的蜀道延续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条交通
以金牛道为代表的蜀道延续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条交通古道,还是一条蕴含着丰富文化和自然价值的独特道路:是区域文化交流的纽带和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范本,是中华文明传承、红色革命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鉴于此,我们将蜀道沿线经过的府州县历代方志按
一八五五部队,又名北ZN防疫给水部,1938年建立于北平,是侵华日军在中国建立的五支准备和实施细菌战的特种部队之一。本书共三册收录了一八五五部队编成命令、建制机构、人员履历、各支部分布情况,以及其从事的与细菌战有关的档案文献。文献来源为2005年至今的日本公开解密的文献档案(全部档案已进入公共版权领域),另有一部分是侵
《特别移送档案文献集》共3册为关东宪兵队、分队、分遣队留存和记录的原始文件,现存黑龙江省档案馆,共计一千余页,全部使用日语书写,记录了被送往七三一部队进行细菌、冻伤、毒气等人体实验的受害者的相关信息、移送记录等,是证明侵华日军宪兵队、警察局、保安局、特务机构等同七三一部队秘密勾结、共同犯罪、准备和实施人体实验的重要文件
《(光绪)诸暨县志》六十卷首一卷,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宣统二年(1910刻本。清陈遹声修,清蒋鸿藻纂辑。书前有金坛冯煦序,卷一图七幅。卷二至卷四为建置,卷六至卷十二为山水,卷十三为水利,卷十四为学校,卷十五为兵备,卷十六为田赋,卷十七为风俗,卷十八为灾异,卷十九、二〇为物产,卷二十一至二十三为名宦,卷二十四至二
本书按历史年代分六卷,以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陈列”展品为主线,以珍贵文物为主要见证,系统介绍中国从17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直至清末的悠久历史文化。多角度展示先人们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付出的艰辛、智慧和时光,以及博大多彩的华夏文明,堪称一部文物视角的中国通史。其出版的宗旨就是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精神传承,用传承的力
《史地大典》从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四个方向,全面系统地为孩子讲述历史、地理的知识。历史的故事性强,而地理则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死记硬背早已不适合新形势下历史、地理的学习要求,《史地大典》这套书从孩子视角出发,用讲故事、研学记录的方式,将历史、地理知识清晰、生动、有趣地传达给孩子,让孩子接受全方位且
《瓜饭楼外集》共15卷,主要收录冯其庸先生为研究学术问题所搜集的有关历史文物、文献和作实地调查时所拍摄的历史遗迹和史料照片,及冯先生所收藏的珍贵文物、名家翰墨、师友信札、近现代名家篆刻,以及作者几十年创作的书画作品等,是冯先生在文章以外的另一类学术与艺术的综合,有着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认识价值。本书为《瓜饭楼外集》第4卷,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由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共同合作的项目。 米家崖遗址是黄河中游一处重要的古文化遗址,遗址年代从早到晚基本上可划分为两大段时期,一是为半坡文化晚期遗存,二是为客省庄文化遗存。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米家崖遗址及其出土陶器、骨器、石器、玉器及少量的玉器、牙器等,除了陶器之外,骨器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