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基本史料丛刊?地理卷?域外》。收集了明人所撰写域外地理文献三十一种,成书八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明代的一些“域外”,现如今已经成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区,为全面反映古籍文献全貌,全书为原文影印出版。
《明代基本史料丛刊?地理卷?寺观》。共收集了有关明代寺观地理文献佛寺十一种,道观三种,共计十四种,成书十六册,为全面反映古籍文献全貌,全部为原文影印出版。
《明代基本史料丛刊?地理卷?杂著》。收集了明代有关地理的笔记史料文献二十六种,书院二种,庭院一种,墓志一种,另有一些珍贵的有关地理的史料文献,因体例难以统一归类,弃之不选入实为损失,故归为“其它”,计:十种。全书共计四十种,成书四十册,为全面反映古籍文献全貌,全部为原文影印出版。
中国古代游记是一种独特的古代历史地理文献。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的有着重要的文献价值和地位。由于经济和印刷业的发展明朝的游记文献所表明的地理纪录和野外地理考察活动把中国古典地理学的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明代游记所记述的资料来源、记述的地理内容充分体现了其富集性、实践性、科学性等价值特征和地理实践意义。 本辑为上编,
《明代基本史料丛刊?地理卷》编委会协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民族所、边疆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古籍文献研究中心等机构收集整理了大量有关档案文献,为了便于学者研究,查阅我们又将收集整理的文献进行了细分,本书将分为:总志、方志、游记、山川、江河湖海、寺观道观、域外、杂著各辑。此为《明代基本史料丛刊?地理卷
此次出版的《中国海疆旧方志(增编)》在原书的基础上增补:辽宁6种、直隶-天津10种、山东31种、江苏约34种、浙江约60种、福建约12种、广东约26种、广西约5种、海南约15种、港台若干,合计约200余种,其中辽宁、直隶、山东、江苏涵盖了渤海、黄海;浙江、福建主要面向东海;广东、广西、海南活动范围多在南海。预计将上述旧
本书是一部图册,展示了四川省阿坝州1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部分精品藏品图片,共分为中国档案文献遗产、书画、照片、印章、古籍、报刊、历史文献、票证、文物等类。作者历时数年对州内各档案馆的藏品进行系统清理,并将具有代表性和重要价值的集结成本书进行集中展示,其中有些文物、文献是抢先发售发现并向外界展示,如明朝洪武年间的皇家驿符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族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是一个家族的档案、文化史,记载了一个家族的兴衰变化、人口迁徙、重要人物与重大事件等。家与国,紧紧地连在一起。有家才有国,有国才有家。透过族谱,可以看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发展变迁。该套书专题整理了我国民间的中华老族谱数百种。每种老族谱配有书影、
文房者贵在有文,足令文人痴迷,逸事趣谈,车载船装,传颂千古。若苏东坡之好砚,米襄阳之好石,毛子晋之好古籍,毛奇龄之好印石,丁日昌之好墨,陈介祺之好吉金,汪启淑之好印谱,张鲁庵之好印泥,秦康祥之好竹雕,陆心源之好瓦甓,不胜枚举,堪称百代艺苑佳话。 文房种类繁多,流传有序。虽出现有早晚,成熟分先后,而至清代堪称无物不有,无
《台湾府志》为清代中央政府在台湾设府后由台湾地方官主持修撰的地方志。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清政府收复台湾,次年设台湾府与台湾、凤山、诸罗三县,隶属福建省,在台澎分别驻军,设官治理、筑城戍守,宝岛台湾得以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之下。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与建设,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