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全面系统整理了近代传拓宗师周希丁全形拓拓本及传拓技艺相关图文资料。除国家图书馆及周希丁亲传弟子傅大卣所藏206件全形拓珍品原拓外,《传古摹拓技术研究初稿》《摹拓古器物形绘形底稿》等珍贵手稿原迹为首次出版,揭示了全形拓从定位到成型的独家技法。附录中《石言馆集拓各家所藏吉金图目》《吉金墨拓目》等周希丁历年所拓全形器目录
本书共5章,内容涵盖总论、断代、重点经典金石解析、单件金石释文题解、金石年表。书中所有金石按时间顺序,以图文对照的形式排列。图片包括金石实物、环境和拓片。本书是一种基础性资料文献搜集汇编研究工作,本书的出版将为邢台地方金石文化建设提供了可靠资料,可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邢台泉水综述、邢台泉水成因、泉水名录、泉水的历史变迁、泉城文化等。详细介绍每一眼泉水的泉名、位置、泉景观、历史记载、泉水演变、泉文化、建筑碑刻、图片资料等方面内容,本书还绘制收入邢台百泉泉域图、泉水示意图等。全书集资料性、文献性、工具性于一体,是一本深入了解邢台泉域文化的工具书和文献资料。本书的出版有利于邢
该书为元陈桱撰编年体通史,凡二十四卷,叙述时间自盘古至高辛氏之上古史,至南宋覆亡止。是书为续朱熹《通鉴纲目》而作,开明人以正统论改编《宋史》之先河,在明代前期受到高度肯定。《四库提要》亦赞其云:“自《通鉴纲目》以后,继而作者,实始于桱。其后王宗汶、薛应旂等,虽递有增修,而才识卒亦无以相胜。”该书始作于元顺帝至正十年(一
本书对湖北随州周家寨墓地21座汉墓进行了全面报道。西汉墓葬年代跨度为西汉早期后段到西汉中期,出土陶器整体面貌与襄阳地区汉墓最为接近,均以仿铜陶礼器鼎、盒、壶(钫)为主,模型明器主要是灶,日用陶器流行双耳罐和圜底瓮。按出土文字材料,周家寨墓地应与西汉桃侯国的公共墓地有关。其中M8出土一批简牍,保存良好,内容丰富,书法精美
《礼记通释》八十卷,戴礼撰,据温州市图书馆藏民国二十二年铅印本影印。戴礼(1880—1935),近代女学者,字圣仪,浙江玉环楚门人。自小接受经学传授,受到温州地区传统学术风气的影响,以治“礼”为己任。曾担任北京女子师范学堂经学专修科教师。著有《大戴礼记集注》《女小学》《女小学韵语》《清列女传》等。 戴礼以为“欲救末流
《礼记集解》,清孙希旦撰,据温州市图书馆所藏稿本影印。孙希旦(1736—1784),字绍周,号敬轩,瑞安人。历任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分校官,国史三通馆纂修官。一生博览天文、舆地、历算、卜筮等书,尤精三礼。后更专治《小戴礼记》,成《礼记集解》六十一卷,为清人十三经新疏的代表作。 今温州市图书馆藏是书稿本,存三十八卷,即卷
近代日本为满足侵略与殖民需要,长期、系统开展对华情报调查,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包括个人踏访、满铁调查、兴亚院调查、其他机构团体调查等诸多形式。调查活动一直持续到日本战败,留下卷帙浩繁的见闻录、调查报告、统计资料、研究专著等档案文献,客观上为从事晚清民国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及中日关
本书首次披露了两个与中国渊源甚深的家族留下的大量原始资料。这一资料体系时间跨度长,连续性好,所含内容类型丰富,涉及地域广泛,是全球视域中近现代中国革命与社会发展历程的绝佳呈现,也是进一步学术研究的坚实基础。本书编者经过十余年的探访、发掘、研究,并对家族成员进行口述访谈,已经汇集约1.1万页文字类资料和约4000张图像资
《浙江历代进士录》属“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搜集了浙江15000名左右进士的名录,所收每一进士,都引有小传及第一手史料的书证。全稿共920万字,按照朝代分为唐五代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按不同朝代、不同州府、不同县,分时分区排列。从时空纵向,可以比较同一个地区进士数量变化,看与之相关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关系;从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