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是请代山西纂修的第一部省志,全书共分三十二卷,于清康熙五十一年成书刊行,集中反映了清前期及以前山西的历史,是一部通志体省志。该书延续了明代修志的“减省”原则,篇幅较小,但其体例结构成为之后纂修雍正、光绪《山西通志》的范例。此次影印,由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院(山西省地方志研究院)组织完成,以清康熙刻本为底本,原样呈现
本书对聚居于湘黔桂边区各县市展开详尽的田野调查,通过走访傩师、搜集傩书文献文本等,对该地区傩书文献文本进行全面整理、研究。通过对该地区傩书的版本源流、表现方式、流传情况以及内容类别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对该地区傩书的文本内容、版本、书写方式进行全面考证,筛选汇编有代表性的傩书文献文本,并梳理、概括湘黔桂边区傩书
本书是汇集长江流域研究历史文献的大型影印古籍丛书。本书着眼于长江流域整体研究,收集藏于世界各地的中国历史文献,重塑重要文献的版本源流,复现长江流域历史文献的代表性版本,为长江文化的深化研究与利用提供可信、有序的文献基础。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两支主体文化,自然而然地形成了文化统一体,成为中华文
深汕特别合作区隶属于广东省汕尾市,由深圳市主导建设管理,是中国首个特别合作区。2021-2022年,深圳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启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考古调查工作,本书就是对这次考古调查的总结和研究。全书分为三册。第一册是《赤石河流域考古调查(上)》,介绍特别合作区四镇的遗址发现情况;第二册是《赤石河流域考古调查(下)》,介绍
本书收录了此前《甘肃通志集成》及《甘肃府县旧志全编》之《兰州卷》《天水卷》《庆阳卷》《河西卷》《白银定西平凉卷》《临夏甘南陇南卷》之外,明清以及近代甘肃地区的府志、厅志、县志、古迹志、乡土志数十种,其中包括《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万历庄浪汇纪》《狄道县志》《静宁州志》等十分罕见而重要的志书。本书是对甘肃传统地方志的补遗
“商周十供”是清乾隆时期朝廷颁赐给孔府,用来祭祀孔子的十件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商周十供”古朴典雅,异常精美,不仅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更是清王朝推崇孔子及儒家文化的重要历史见证物。本书为精装版,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这十件青铜珍品,是纪念孔子诞辰2575年的重要精神产品,和《圣迹图》《孔庙》等同为2024中国(曲阜)国际
本丛书以时间为轴线,以文献典籍为依据,系统梳理研究山东黄河文化的源流和传承脉络,从文本到作品实现高度融合。分为上、下两册,即古代篇(文化传承篇)和现当代篇(文化创新篇),约20万字,550幅图。古代篇精选沿黄九省(自治区)博物馆、美术馆珍藏的历代精品画作250件左右,体现黄河文脉孕育的灿烂文化成果;现当代篇精选新中国成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即古代篇(文化传承篇)和现当代篇(文化创新篇),约25万字,500幅图。以时间为坐标,以文献典籍为依据,系统梳理研究山东黄河文化的源流和传承脉络,从文本到作品实现高度融合。古代篇精选沿黄九省(自治区)博物馆、美术馆珍藏的历代精品书作200件左右,体现黄河文脉孕育的灿烂文化成果;现当代篇精选新中国成立
本书作者许根顺用了十多年时间,以海量图片零距离地记录了陈家泠先生义无反顾的创新精神和艺术人生。以无数原始的视频、音频,真实的、全方位全高清数字化的系统记录,回放他创作的过程和写生的一幕幕,再现陈家泠老师那殉道般的精神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期望向世界和未来讲述一个真真切切的“陈家泠故事”。
《清代奏牍文电汇编》(第二辑)包括《清五朝监察御史给事中等条陈密奏》《清代六部文案手折》《康熙疏稿奏章五种》《稀见清咸丰军事外交谕令秘件》等十多种历史文献,收录清历代官署奏疏、大臣密奏、揭帖、奏议等,涉及洪承畴、龚鼎孳、孙承泽、金之俊、王鳌永、沈惟炳、冯铨等人和浙江道监察御史、都察院左都御史、各地总督巡抚等。此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