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嵊县志》二十六卷,首末各一卷,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清严思忠、陈仲麟先后主修,蔡以瑺等人纂辑。书前有时任绍兴府知府海霈序,严思忠序,陈仲麟序,另有修志名籍、例言及县志诸图。卷一为地理志,卷二、卷三为建置志,卷四为赋役志,卷五、卷六为学校志,卷七、卷八为祠祀志,卷九、卷十为职官志,卷十一、卷十二为选举志,
《(光绪)上虞县志》四十八卷,首末各一卷,扉页有牌记“光绪庚寅九月开修次年十二月书成”字样。卷前有卞宝第、潘衍桐、唐煦春等人序,另有修志名籍、凡例等,有图。卷一为方舆图、营建图,卷二为沿革表,卷三为职官表,卷四为选举表,卷五至卷十七为列传,卷十八至卷二十五为舆地志,卷二十六至卷二十九为食货志志,卷三十至卷三十二为建置志
《(民国)新昌县志》二十卷,金城修,陈畬等纂,民国八年(1919)铅印本。书前有齐耀珊、张鼎铭、王廷扬、蔡元培、冯学书、沈尔昌、金城等人序言,后有修志姓名及凡例。卷一为舆图,卷二为山川,卷三为田赋、户口等,卷四为植物、动物、矿产等,卷五为学宫、学田、礼制等,卷六为氏族,卷七为大事记,卷八为职官表,卷九为选举表,卷十为人
《(康熙)上虞县志》二十卷首一卷,康熙十年(1671)刻本。书前有时任绍兴府知府张三异序,上虞知县郑侨序,有修志姓氏及凡例等。卷一至卷四为舆地志,卷五至卷七为建置志,卷八、卷九为食货志,卷十、十一为官师志,卷十二、十三为选举志,卷十四至十八为人物志,卷十九为典籍志、古迹志,卷二十为丛林志、杂记志。卷前有图。《(康熙)上
本书是一部全面研究楚系简帛文字的高水平学术著作。不仅对楚系简帛文字进行了科学的整理编排,而且进行准确的隶定,既具有工具书的使用功能,又兼有释疑解惑的学术价值。
古代方志影印汇编。本书汇编与四川省广元市相关的地方旧志文献,共收录存世旧志十七种,其中,广元县相关旧志三种,昭化县相关旧志三种,剑州、剑阁县相关旧志三种,苍溪县相关旧志三种,青川县相关旧志五种。所收文献的时间范围上自清康熙年间,下迄民国时期。此外,李祖恒《仇池国志》是研究青川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献,亦附录于书中。本书是
江苏省苏州市旧志整理。《康熙苏州府志》凡八十二卷首一卷,清宁云鹏、卢腾龙等修,沈世奕、缪彤等纂。是志成于康熙二十三年。卷首为巡幸。正文分图、古今沿革表、沿革、分野、祥异、疆域、形胜等目。其中,《古今沿革表》把苏州和属县的分合废置,罗列周详,还把苏州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分代系年记述,为苏州方志的创新。此志虽存在一定的疏漏,
傅增淯是清末民初的重要人物,《澄怀堂日记》详细记录了傅增淯二十多年间的生活经历和参与的社会活动,涉及了教育、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科技医疗等诸多方面,内容极为丰富。尤其是他与政、工、商、学和艺术各界人士广为交往,且弟子众多,其日记是研究清末民初社会政治、经济、教育和文化的重要史料。有趣的是,日记中还出现了他与《惜分阴轩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通过深入开展丝绸之路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时代价值等专题研究,实施系列遗产保护展示项目,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在沿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实现整体价值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带动人文沟通合作,促进文
蜀道是古代最有影响和最繁忙的文化与经济交互传播的道路之一,是跨越西南与西北最活跃、最兴旺的商贸通道,是中原和西南地区经济、文化交流的纽带,是古蜀人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精神的象征。以金牛道为代表的蜀道延续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条交通古道,还是一条蕴含着丰富文化和自然价值的独特道路,是区域文化交流的纽带和人文与自然共生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