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正史“日本传”,从早期问世的《魏志·倭人传》到晚期成书的《清史稿·日本志》,近两千年来各朝史官、学者续写不辍,谱写出世所罕见的中日交流壮丽画卷,堪称世界文明史上蔚为壮观的一大伟业。 17部正史中有关日本的记载,既呈现了中国在外交方面的经验得失,也实录了日本的文明进程,历来被视为研究历代中日关系史乃至日本历史的
本辑为明代万历前期的明人文集。这一时期,因万历皇帝朝政荒废等原因,明皇朝进入衰落阶段。其政治在众多的文集中有所反映。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有新学派和新学风出现。这些人的文集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倾向,为研究这一时代的政治文化不可或缺。为了保证质量,本书精选较好版本,查阅大量文献,并依据文集作者的生卒年进行编辑
本辑为明代万历中期的明人文集。明嘉靖以后,进入文集的高峰期。由于这一时期社会的相对稳定,政治和文化学术思想的进一步解放,文集也从官僚化渐渐走向名流化,多数文集已不再是政治地位的炫耀,而是进一步追求文人士大夫的本色,这是受改革影响的必然结果。本辑收有因政治等原因被清代列入禁书的七部文集,对研究有些书为什么被列入禁书,提
日本在对中国的侵略过程中,始终是把上海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处心积虑,长期控制和争夺。日本侵略上海的历史堪称一部罪恶史和血泪史,值得全方位研究。为充分揭露日本侵略上海所犯下的罪行,教育后人毋忘过去,并为相关的研究提供扎实的材料基础,上海市档案馆特编写本书。本书详细记录从日本挑起事端开始一直到发动战争、占领期间日本对上海的全
本书收录阿拉善左旗档案史志局所藏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满文及满汉合璧档案800余件,包括谕旨、奏折、咨文、札文、命文、清册、信札、审断书等各种类型,内容涉及该旗发往其他各地(包括理藩院)的底稿册、扎萨克王及护印台吉对本旗各类事务的传谕指令、旗内各类事务的公文摘要、处理旗内各种案件的底册、本旗职员及在旗衙门轮班受职人员名单、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共收录竹简五种六篇,皆为传世文献及以往出土材料中所未见的佚篇。其中,《郑武夫人规孺子》载东周初期郑武公下葬前后,郑武夫人武姜规诫嗣君庄公的对话。《管仲》以齐桓公与管仲问答的形式,记载管仲的治国理念。《郑文公问太伯》有甲、乙两本,内容基本相同,记郑庄公的子人氏长子太伯临终时告诫郑文公的言辞。《
“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同志,生前曾先后在河南省的陈留地区、尉氏县、洛阳矿山机器厂、兰考县等地生活、工作——这里的人民永远怀念他。 为响应总书记关于学习焦裕禄的号召,更好地继承、弘扬焦裕禄精神,便于长期保存、准确传播有关焦裕禄的文献及文化,河南文艺出版社充分利用关于焦裕禄的优势资源,将本社及其他出版
东山村遗址是环太湖流域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马家浜文化到崧泽文化,延续不断。2008~2009的发掘,发现有高等级的墓和平民的墓,其中崧泽大墓,出土了丰富的玉石器,规格等级之高,是环太湖流域的首次发现。东山村遗址很可能是崧泽时期的一个中心遗址,十分重要。《东山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套装上中下册)》为2008~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以严中平先生为组长的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组编辑、出版了一套《中国近代经济史参考资料丛刊》(以下简称《丛刊》)。这套《丛刊》包括八种资料:*种:《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严中平等编,1955年出版。第二种:《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辑1840-1895》,孙毓棠编,1957
本书因内容丰富,字数较多,故分辑出版,本辑为第三辑,是中国一个皇朝,清代的相关史料。由于清代距今不远,加上档案保存较好,所以遗留下的史料很多,故单独编为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