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图集,收录了若干陈簠斋彝器的全形拓片图。
藏书纪事诗(共8册)(精)/芷兰斋藏稿钞校本丛刊
《重修四川通志稿》,由清末民初川省颇具声望的学者宋育仁担任总纂,初稿成于1931年,宋氏于是年病逝。是稿虽已具雏形,但因其病逝而未定稿,仅以稿本传之于世。1969年,由四川省图书馆收藏此书稿,其内容包括建置、舆地、官政、食货、礼俗、学校、艺文、人物、民职诸门,计170卷。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编纂所采集的资料除采自旧志外,
重庆是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各中央机构、各学术团体、大学、大后方各地方政府等,对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物产资源等各方面作了大量的调查统计,所形成的文献作为政府机构决策参考。这部分珍贵的史料,其具体内容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多个类别,如农林畜牧、地质矿产、人口、土地、工业
《曾侯乙编钟(全套共4册四色豪华精装带函盒)》以曾侯乙编钟的科学报告、背景资料、研究成果为基础,对曾侯乙编钟出土三十余年来我国在考古、音乐、美术、文字、声学、金属铸造等多个专业学科有关编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对曾侯乙编钟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做出了适当的诠释和评价。《曾侯乙编钟(全套
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大约是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一半,其中很多重要文献分藏于两地。《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自2006年开始出版,由西北民族大学、上海古籍出版社和法国国家图书馆合作,包括全部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的图版。《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藏文文献17》为法藏敦煌藏文文献第17册。
本辑共75册,主要是明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的明人文集,所收以文集为主,兼收部分诗文集,这些文集包括政见、见解、政绩等,如张居正的《太岳集》,还有奏议、信札、传记和墓志铭。
本辑共75册,主要是明嘉靖中期明人文集,所收以文集为主,兼收部分诗文集,这些文集包括政见、见解、政绩等,如张居正的《太岳集》,还有奏议、信札、传记和墓志铭。
本辑共75册收录了明嘉靖朝前期明人文集,兼收部分诗文集。这些文集包括政见、见解、政绩等,如张居正的《太岳集》,还有奏议、信札、传记和墓志铭。
本书为顾森书先生的完整日记,记事起于1880年5月,止于1904年11月,详细记录了晚清的政情、民情、风俗,个人的观察思考及其与友人的交往等,为研究清末的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份丰富的原始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