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四川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地方志二十七种,包括总志、县志、专志三大类。书稿影印出版,每种写有提要,述该书的版本源流、作者情况、文献价值等。书稿收录的二十七种书,或为该馆独有,或为罕见的版本,其结集出版对相关学术研究有助益作用。
太平天国原刻官书,当时称诏书,上盖天王金印及“旨准”两字,印制精美,因太平天国失败而被清廷大量销毁,存世极少,向为研究者所重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部分,系由太平天国赠送给法英外交官、传教士,后为“伦敦会藏书”。本书全三册,收录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所藏太平天国原版刻书和原抄本23种,原版布告3种,原抄布告6种。其中《天
本书较为系统地论述分析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中外关系的发展状况和明代的阶级状况。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见长,以大量的篇幅讲述从1368年到1644年这二百多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
碑志,指镌刻于石碑上的书法、文辞。为安葬设立的称墓碑,也称墓表、墓碣。《洛阳明清碑志偃师卷(套装上下册)》分卷出版,一县一卷。主要辑录洛阳偃师境内明清时期的重要碑刻,其中包括各种石碑、墓志,书法、文辞等内容,是研究明清时期洛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重要区域。
史记
《十三经注疏》是中国古文献的基础典籍,《周易》、《尚书》、《毛诗》、《礼记》、《左传》等五经注疏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在五经注疏的各种版本中,清阮元刻本体例较为完备,影响亦较为深远(至今仍为学界通行本)。之前已影印出版了《阮刻毛诗注疏》一种,此次拟将其余四种同时印行,组成完整的《阮刻五经注疏》丛书。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伍)》收录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文献五篇,共120支简,分为原大图版、彩色图版、释文注释、字形表等部分,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史记会注考证》在《史记》版本校勘、考明司马迁所据资料、《史记》三家注的订补、历代注释集成等方面皆有重要成就。这使其一经问世便好评如潮,时至今日,仍人能出其右,依旧是《史记》研究者的必备之书。今首次整理出版。《史记会注考证(套装共八册)》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泷川资言的史学名作,具有世界性影响,是《史记》乃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
济南之名,防自汉初。始之为郡为国,旋撤旋复,屡并屡省,疆域之分合,难以备陈矣。赵宋以来而为府,延至明清,而辖地迥殊,广狭悬绝。其最阔者,有明一代以至清雍正前期,济南府属四州二十六县,几占全省三分之一。是以着作之隶籍,莫可一以绳之也。故《济南历代著述考(套装上下册)》收录范围,凡今之区划隶於济南者,如历城、章丘、济阳、长
本谱起于公元1331年,止于公元2013年,共600多年25代苗氏后裔的名讳、排行、配偶子女概略,以及部分族人的生平等。准确详实的记录了河曲旧县苗氏的起源发展变迁,展现了河曲旧县苗氏子孙的繁衍壮大,收录了苗氏家族中,从古至今涌现的能人志士,供后辈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