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開創了傳紀文學的先河。歷代研究史記的學者衆多,著述豐富。本書收録宋代至民國時期較爲重要的《史記》學著述三十二種,如《百大家評注史記》、《史記測議》、《歸震川評點史記(附方望溪評點)》、《史鈔》等等,大多爲首次影印出版,爲今人研究史記提供資料。
《清代宗族史料选辑》汇集了有清一代宗族史的基本史料,关照到不同地区的宗族活动情形,取材包括各种类型的图书文献,有清代的政书、史书、文集、方志、笔记、档案以及大量视觉史料,主要是民间的族谱(家谱、家乘、宗谱)。
《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清史编纂工程文献整理类项目,共460余册,由大象出版社分三辑陆续出版。第二辑为张之洞专辑,成书172册。 张之洞仕途经历丰富,一生善交际、讲情谊,与朝野各级官吏交往甚多,并利用家族、姻亲、同乡、同僚、同门、门客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关系,编织广泛的人事
公元十至十八世纪,湘西酉水流域一直是永顺宣慰司彭氏家族的世居之地。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年),彭氏袭职溪州刺史;五代至北宋初,彭氏辖区一度包括沅水流域南北两江的二十州;明代,永顺彭氏土司作为防苗征苗的重要力量而受到王朝的恩宠;清雍正五年(1727年),彭氏土司改土归流。其间世袭27代共35位土司,历五代的梁、唐、
《敦煌石窟美术史:十六国北朝(套装上下册)》作者赵声良自1984年大学毕业后即赴敦煌工作,有志于研究敦煌艺术史,后来又在日本取得美术史学博士学位。他率领研究小组经过数年的努力,完成了《敦煌石窟美术史》的第一部(十六国北朝时期),这是从美术史的角度对敦煌石窟十六国北朝时期石窟所作的全面研究,通过扎实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对敦
本书汇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至2000年之间安徽考古发掘成果。全书共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有概述、序图、专题文物图、市县文物图、重点文物图、文物单位索引等内容。下卷主要内容为文物单位简介。
本志上溯远古,下限至2013年,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裁,客观记载上党炎帝文化的存在历史。
本书为民间藏家成贤斋主人所藏敦煌遗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CXZ001号-CXZ015号,下册为CXZ016号-CXZ028号。
本书收录《日本战犯的侵华罪行自供》第一到第十册书的内容提要,以中英文对照和繁体横排的方式予以简要陈述四十五名战犯的主要罪行。
本书收录三百多幅珍贵照片,全面详实展现了叶盛兰一生事迹,亦兼及叶派小生艺术发展、流变。很多当年的照片由私人收藏,系叶氏首次公开发表,如华慧麟留存的照片及其稀少,书中所收录的与叶盛兰的剧照合演即系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