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汉文史籍丛刊(第1辑)(全16册)
《汪宁生集1》:第一卷收入《民族考古学论集》及《古俗新研》两种,是汪先生以自己所倡导的民族考古学方法即三种或多重证据法研究问题的实践,是他投入精力多的研究重点。前者包括民族考古学理论方法和若干专题研究;后者是以民族学资料探索中国古史上疑难问题乃至考释古文字的尝试。《汪宁生集2》:第二卷都是有关云南考古和古史的论著,收书
本书共收历代圣贤人物一百九十四人。其中,卷上收盘古、伏牺、神农,以及昭明太子萧统、文中子王通等,凡九十三人;卷下收唐高祖、长孙无忌、房玄龄,以及趟孟俯、许谦等,凡一百零一人。均为右图左文。图像右上角题名,均为半身像。赞文四字一句,凡八句。如『盘古赞』:『厥初洪荒,浑沌一气;爰有圣神,莫究其自;手斡日月,划开乾坤;万汇攸
孟府,又称亚圣府,是孟子嫡系后裔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长期以来,居住在孟府的嫡系后裔,留下了大量的记载孟府各项活动的档案资料,涉及孟府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和家族事务等,是目前仅存的孟氏宗族私家档案。档案的时间跨度为清朝至民国,经过整理,内容大致可分为朝廷封赠、官府往来、府务活动、林庙管理、地亩租项、账目票单、地契、书信往来
本编共收录晚清民国时期地理著述六十七种,包括地理通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等。区域地理文献又涵盖了当时中国的大部份省区,涉及近代中国的自然地貌、疆域变迁、物产分布、民情风俗等内容,是研究近代中国地理、人文变迁的重要资料。
《哥伦比亚大学“毅荻书斋”存藏:张学良口述历史(访谈实录套装共7册)》主要围绕其一生及其经历的事与人展开。他在口述中充满了对祖国、对中华民族的深挚情感,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成就也是发自内心的钦佩,对蒋介石等众多历史人物都有冷静、客观的认识评价,对自己的一生也有坦诚的叙述。他口述的一些历史细节,许多是鲜为人知的,对于人们了解
历时三十余载汇聚数十位专家具有里程碑意义
本套书是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地方蒙古文档案,记载了乾隆六年(1741)至中华民国21年(1932)近二百年间由清朝皇帝、六部、理藩院、热河都统、卓索图盟、承德府、三座塔厅(今朝阳)、塔子沟厅(今凌源)、建昌县等各级行政机构发给喀喇沁左旗衙门和喀喇沁左旗衙门呈报上述机关的往来文书及旗衙门内部文件。本档案为庙产卷,分为上、下
《洛镜铜华(洛阳铜镜发现与研究上下)(精)》(作者霍宏伟、史家珍)是一部反映洛阳地区铜镜发现与研究的工具书,内容分为绪论,上编、下编及附录等四个部分。绪论包括两篇综述性研究论文。上编著录自战国至宋金元明时期的铜镜300面;下编对近60年来洛阳铜镜的田野考古发掘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记述;附录为主要参考文献、《洛阳出
本书为《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的第七卷,长沙走马楼二十二号井窑出土三国吴简,根据出土情况分为二大类:一大类为采集简,一大类为发掘简。采集简系施工搅乱后,从井窑四周及十里以外湘湖渔场卸渣区抢救捡回的简,这种简相对残断,发掘简系吴简正式发掘后,现场得到保护,经过科学发掘出土的简;这种简相对完整。《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