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套装共2册)》收录2000年来在洛阳及其周边地区出土的唐代墓志三百余方,每方墓志编者都加以释文和标点,著录其尺寸、书体、行款等相关信息,并配以拓片图版。书后附有人名索引,便于学者查询。《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汇编(套装共2册)》的出版为学界提供了大量研究文史的新资料,对推动唐代历史和洛阳墓志研究有重要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继续与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第二届“薪传奖”的评选和颁奖。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推荐、专家提名或传承人自荐构成候选人,最后经专家评审选出60位杰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获得第二届“薪传奖”。该《画册》以获奖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所做的贡献为核心表现内容,全面
本书共分为九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古藏文;阿拉伯文;回鹘文;叙利亚文;梵文;西夏文等。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北京市重要革命遗址、天津市重要革命遗址、河北省重要革命遗址、山西省重要革命遗址、内蒙古自治区重要革命遗址等。
年譜是一種編年的人物傳記資料,是研究某一歷史人物乃至某一朝代的資料寶庫。年譜體的出現,開始于宋代。《宋人年谱丛刊(套装共12册)》有如下特點:一,收錄了宋代以及後代人所編宋人年譜163種(包括港臺地區學者所編),每譜均撰寫提要,簡述譜主生平事蹟,詳述年譜傳承,並對一些重大歷史事件作了考證。二,對一人多譜的譜主,精選一種
《肩水金关汉简(套装上中下册)》收录了1973年居延南部汉代肩水金关遗址考古发掘出土的汉简2066枚,包括简牍的彩色图版、红外线图版和释文,八开本精装三册。该书不仅为研究汉代社会、经济、历史、文字等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其公布所有材料的出版方式(收录所有简牍的原大彩色图版、红外线图版),更为学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4上下)(精)》由李学勤主编,内容介绍:2008年7月,一批流散境外的战国竹简经校友捐赠,入藏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继郭店简、上博简之后又一批珍贵的战国书籍。清华简的特点是数量大,而且其内容具有唯一性,多为经、史类典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清华简中有多篇《尚书》及体裁与《尚书》相类的文献;
《三国志》是晋代陈寿编撰的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的纪传体国别史,南朝宋裴松之注。本书详细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陈寿是晋代朝臣,晋承魏而得天下,所以《三国志》尊魏为正统。《三国志》为曹操写了本纪,而
《明状元图考(线)(套装共4册)》内容丰富,共收集论文48篇,文字约40万字,线图约150个,彩版30幅(合8面)。作者万俐,供职于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文物保护与修复,有的研究成果已获国家专利。
本书内容介绍:From1984to2003,theHubeiProvinceInstituteof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andcollaboratinginstitutionscarriedoutfourseasonsofexcavationattheDalupusite,abou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