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书共设14个分卷,按照时间顺序分明代档案、清代档案、民国档案、民主革命时期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档案,共展示档案文献图片800多件。 这些珍贵的文化财富、民族的宝贵遗产,在尘封了百年后真相露面,再经过专家学者的考释解码,给读者复原了历史场景,带来身临其境的镜头感和丰富的历史细节知识。这套精美的书,带你穿越时
谱牒学也是姓氏之学,以姓氏来谈族谱的存世数量,众寡不一。张王李赵遍地刘,这些大姓的族谱众多,进入百家姓的族谱也不算稀缺,小姓的族谱则相对难觅。稀见姓氏族谱的稀见,很多情况下是特殊社会历史的产物,耐人寻味的东西自多,使其别具价值。稀见姓氏家谱丛刊》,收录2010年11月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姓氏排名200位以后的姓氏
中华再造善本(史记志疑清代编史部3函共10册)(精)
本丛刊从北京大学所藏六千七百余种地方志中精选出二十八个省区的二百七十四种稀见方志,其中孤本、稿本九十二种,国内收藏单位在三家以内的稀见方志一百八十四种。含自宋至民国省、府、州、厅、县志的刻本、稿本、抄本,包括价值较高的乡土志,弥足珍贵。所选珍稀方志,不乏精校精刻本,亦不乏罕见稿、抄本及精校精抄本。精刻如宋绍定《澉水志》
《钟离君柏墓(套装上中下册)》详细整理编撰了2006年12月至2008年8月由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蚌埠市博物馆共同考古发掘的蚌埠双墩一号春秋时期钟离君柏墓葬材料。该墓葬是一座大型带封土堆的土坑竖穴墓。其结构为特殊的圆形墓坑,墓坑内2米下有生土二层台,在其正东向有一条台阶式短墓道。在封土与填土中构筑多种寓意深奥的从未见
台湾通史(上中下)(精)
邢台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乃先商之源、祖乙之都,至今已有3500多年的建城史。邢台开元寺作为中国创建最早的寺院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后赵襄国中寺甚至更早。自那时起,此寺历经1700多年的历史积淀,遗存了相当丰富的金石文物。冀金刚、赵福寿二先生主编《邢台开元寺金石志》,首次集此寺魏晋至民国问之金石遗珍,详加考察辨析,注征发微
《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手稿存真(套装共两册)》如对唐后五代史馆建置和官方修史机制的论述,对辽、金时期国史院的评析等等,有画龙点睛、言简意赅之妙;对近代居延汉简之发现过程、研究状况的论述,条理详明;对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和后来修改本的对照和评论,客观公正,中肯确切,这都是极具学术价值之处。
本书一卷,明朱当〓撰,为“靖难之股”中朱玩璋四子、燕王朱棣一方的历史功臣名录。
本书五首一卷,明朱国祯撰。收于《皇明史概》中,为建文朝死难诸臣与忠于建文帝之义士、隐逸传集。